北山游

· 叶颙
北山山色青更青,堆蓝积翠开画屏。浮生突兀百千丈,驾梁峙石劳六丁。 自从太极既判混沌死,天开地辟知几龄。东西横亘一万里,远迎岱岳连沧溟。 晨昏碍日遮月星,往往不雨轰雷霆。荒烟霾雾虎豹隐,深渊大泽龙蛇腥。 幽花野草不识名,天风时送芳树馨。风云变态皆可玩,烟光岚影浮虚棂。 有如佳人在空谷,体貌闲冶尤娉婷。人间岁月不复记,祗随寒燠观尧蓂。 神仙宫殿梵王宅,螭藏凤隐凌青冥。金钟玉磬问远近,洞门无人长不扃。 道士昔诵蕊珠经,功成骑鹄朝帝廷。腰悬环佩杂宫徵,钧天音乐风泠泠。 迩来历世经累劫,丹书宝篆犹镌铭。摩挲石刻一慷慨,顿觉胸次洗空世虑尘梦醒。 弹琴坐盘石,遗音绕指穿林坰。山灵鼓舞山鬼啸,常有白鹤飞来听。 湘妃汉女亦游玩,载以雾毂乘云軿。登高采妙药,长镵短钁锄茯苓。 天瓢泻石髓,瑶杯斟醁醽。饮之似欲生羽翎,神清气定百脉宁。 下视人寰乌兔急,东生西没何时停。寻名访利浪自苦,便欲脱去世俗凡陋无用七尺之躯形。 游行无碍少羁束,化为天壤之内不老不死千秋万古英爽之精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突兀 (tū wù):高耸,突出。
  • 峙石 (zhì shí):耸立的石头。
  • 六丁 (liù dīng):道教中的六位丁神,常被认为能驱使鬼神。
  • 太极 (tài jí):中国哲学中的宇宙原始状态。
  • 判混沌 (pàn hùn dùn):指宇宙初开,混沌未分的状态。
  • 岱岳 (dài yuè):泰山。
  • 沧溟 (cāng míng):大海。
  • 霾雾 (mái wù):雾和霾的混合物。
  • 岚影 (lán yǐng):山间的雾气形成的影子。
  • 虚棂 (xū líng):空中的窗格,这里指天空。
  • 娉婷 (pīng tíng):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 寒燠 (hán yù):寒冷和温暖。
  • 尧蓂 (yáo mì):古代传说中的瑞草。
  • 螭藏凤隐 (chī cáng fèng yǐn):指神话中的动物隐藏。
  • 青冥 (qīng míng):青色的天空。
  • 洞门 (dòng mén):山洞的入口。
  • (jiōng):关闭。
  • 蕊珠经 (ruǐ zhū jīng):道教经典。
  • 钧天 (jūn tiān):神话中的天界。
  • 泠泠 (líng líng):形容声音清脆。
  • 累劫 (lěi jié):多次劫难。
  • 镌铭 (juān míng):刻写铭文。
  • 林坰 (lín jiōng):林外的空地。
  • 山灵 (shān líng):山中的神灵。
  • 山鬼 (shān guǐ):山中的鬼怪。
  • 湘妃 (xiāng fēi):传说中的湘水女神。
  • 汉女 (hàn nǚ):汉水的女神。
  • 雾毂 (wù hú):雾中的轻纱。
  • 云軿 (yún píng):云中的车辆。
  • 长镵 (cháng chán):长柄的锄头。
  • 短钁 (duǎn jué):短柄的锄头。
  • 茯苓 (fú líng):一种药材。
  • 石髓 (shí suǐ):山中的精华。
  • 醁醽 (lù líng):美酒。
  • 羽翎 (yǔ líng):羽毛。
  • 神清气定 (shén qīng qì dìng):精神清醒,气息稳定。
  • 乌兔 (wū tù):指太阳和月亮。
  • 浪自苦 (làng zì kǔ):无谓地受苦。
  • 羁束 (jī shù):束缚。
  • 天壤 (tiān rǎng):天地之间。
  • 英爽 (yīng shuǎng):英俊爽朗。

翻译

北山的山色青翠欲滴,堆积的蓝色和翠绿如同展开的画屏。人生在世,高耸突出,如同百千丈的高山,驾着耸立的石头,劳烦了六位丁神。自从宇宙初开,混沌未分的状态被打破,天地开辟,不知过了多少岁月。山脉东西横亘一万里,远迎泰山,连绵至大海。山峰晨昏遮挡日月星辰,常常没有雨水,却轰鸣着雷霆。荒烟和霾雾中,虎豹隐匿,深渊大泽中,龙蛇散发着腥气。不知名的野花野草,天风吹送着芳香的气息。风云变幻,皆可赏玩,烟光和岚影浮现在天空。

山中如同佳人,体态闲适,姿态优美。人间岁月已无法记忆,只随着寒暖变化观察着尧蓂。神仙的宫殿,梵王的宅邸,螭龙和凤凰隐藏在青色的天空中。金钟玉磬的声音远近可闻,洞门无人,却长不关闭。道士曾诵读蕊珠经,功成后骑着鹄鸟朝见帝廷。腰间悬挂着环佩,发出宫廷音乐般的声音,天界音乐清脆悦耳。

近来历经多次劫难,丹书宝篆依旧镌刻着铭文。摩挲着石刻,感慨万分,顿觉胸中洗去了尘世的烦恼和梦境。弹琴坐在盘石上,遗音绕指,穿越林外的空地。山灵和山鬼欢呼,常有白鹤飞来聆听。湘妃和汉女也来游玩,载着雾中的轻纱,乘着云中的车辆。登高采摘妙药,用长柄和短柄的锄头挖掘茯苓。天瓢中泻出石髓,瑶杯中斟满美酒。饮之似乎能生出羽毛,精神清醒,气息稳定,百脉安宁。

俯视人间,日月匆匆,东升西落,何时停歇。寻找名利,无谓地受苦,便想脱离世俗的凡陋,无用的七尺之躯。游行无碍,少受束缚,化为天地之间,不老不死,千秋万古的英俊爽朗之灵。

赏析

这首作品以北山为背景,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观和神话传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堆蓝积翠”、“浮生突兀”等,展现了山色的壮丽和人生的无常。通过对神仙宫殿、道士修炼、山灵山鬼等神秘元素的描绘,诗篇充满了浓厚的道教色彩和超凡脱俗的意境。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叶颙

元明间金华府金华人,字景南,一字伯恺,自号云?天民。元末隐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诗,名《樵云独唱》。入明,举进士,官行人司副。后免官家居,授徒甚众。 ► 5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