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古村入越

· 牟巘
笑我甘苕隐,因君动越思。 绿波元可鉴,缟发已成丝。 共说修斋老,仍怀阅道时。 匆匆还别去,江海入新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苕隐(tiáo yǐn):指隐居在苕溪一带。
  • 动越思:激起了对越地的思念。
  • 缟发(gǎo fà):白发。
  • 修斋:指修行或斋戒。
  • 阅道:指读书或修行。

翻译

你笑着问我为何甘愿隐居在苕溪,你的到来激起了我对越地的思念。 那碧绿的江水原本可以映照出人影,而今我的头发已经变成了银丝。 我们共同谈论着那位修行的老人,同时怀念着一起读书的时光。 匆匆相聚又要分别,你将前往江海之间,把新的诗篇带入我的生活。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前往越地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隐居生活的感慨。诗中“笑我甘苕隐”一句,既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无间,又透露出诗人对自己隐居选择的坚持与自得。后文通过对“绿波”与“缟发”的对比,抒发了时光荏苒、人生易老的感慨。结尾的“江海入新诗”则寄寓了对友人旅途的美好祝愿,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期待。

牟巘

巘字献之,其先蜀人,徙居湖州。宋端明学士子才之子,擢进士第。官至大理少卿。子应龙,咸淳进士,元初起教授陵阳州,以上元簿致仕。当宋亡时,献之已退不任事矣。一门父子,自为师友,讨论经学,以义理相切磨。应龙遂以文章大家见推于东南。是时宋之遗民故老,伊忧抑郁,每托之诗篇以自明其志。若谢皋羽、林德阳之流,邈乎其不可攀矣。其他仇仁近、戴帅初辈,犹不免出为儒师,以升斗自给。献之以先朝耆宿,皭然不缁。元贞、大德之间,年在耄耋,岿然备一时文献,为后生之所矜式。所著《陵阳集》若干卷,次子帅府都事应复所编,国史编修程端学为之序。谓其出处有元亮大节,正不当徒以诗律求之也。 ► 4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