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求仁路教游何道山之明日余始自洞庭归恨不与隽游漫趁韵一笑
君能匝腊过苕水,我正绝湖寻橘里。
人生有数会不免,先后差池数日耳。
天教新年暂相见,握手如获丹与砥。
略似德公上冢回,径入就谈倾底里。
如闻前月清兴发,杖藜晓对南山起。
苍官掀髯自虹举,清流照影时鹄峙。
我归已晚不得陪,脚中平生信有鬼。
独留诗卷使我和,思枯预怕搜脂髓。
小溪深处是何山,藏机一句无多子。
当时言下谁领会,只认泉石为对履。
至今遗迹记东坡,遂使此山同畏垒。
拟议固已输一筹,跻攀锐欲穷寸晷。
真境不乐有无间,更使高人为标指。
先生醉归方熟睡,冻蝇一任钻故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匝腊(zā là):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
- 苕水:指苕溪,在今浙江省境内。
- 绝湖:指离开湖区。
- 橘里: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先后差池:指时间上的先后差异。
- 丹与砥:丹指丹砂,砥指磨刀石,比喻珍贵的礼物或帮助。
- 德公:指有德行的人。
- 上冢:指上坟祭祖。
- 倾底里:彻底倾诉。
- 苍官:指老者。
- 掀髯:指捋须,形容老者豪迈的样子。
- 虹举:如虹般升起,形容气势非凡。
- 鹄峙(hú zhì):如鹄般站立,形容姿态高雅。
- 搜脂髓:比喻深入思考,费尽心思。
- 藏机:隐藏的机巧或深意。
- 无多子:没有多少内容。
- 对履:比喻直接面对或接触。
- 畏垒:指险峻的山峰。
- 拟议:指计划或打算。
- 寸晷(cùn guǐ):指短暂的时间。
- 有无间:指存在与不存在之间,即虚幻与真实之间。
- 标指:指引或指示。
- 冻蝇:比喻无用或无关紧要的事物。
- 故纸:指旧书或旧文献。
翻译
你能在腊月过苕溪,我却刚离开湖区去往橘里。人生中有些聚会是不可避免的,只是时间上有些先后差异。上天在新年让我们短暂相见,握手如同得到了珍贵的礼物和帮助。你像有德行的人上坟回来,直接进来畅谈到底。听说你上个月兴致勃勃,清晨拄着拐杖面对南山起舞。老者捋须如虹般升起,清水映照身影如鹄般站立。我回来得太晚没能陪伴,脚中平生自信有鬼。只留下诗卷让我和,思考得深入预感到会费尽心思。小溪深处是何山,藏有机巧一句没有多少内容。当时谁能领会,只认泉石为直接面对。至今遗迹记东坡,遂使此山同畏垒。计划固然已输一筹,攀登锐意欲穷寸晷。真境不乐有无间,更使高人为标指。先生醉归方熟睡,冻蝇一任钻故纸。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游历的羡慕与对未能同行的遗憾。诗中通过对比自己与友人的行程,展现了人生中不可避免的聚会与时间上的差异。诗人通过描绘友人的清兴与自己的晚归,表达了对友人生活的向往和对未能参与的遗憾。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苍官掀髯自虹举”、“清流照影时鹄峙”,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友人的豪迈与高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牟巘
巘字献之,其先蜀人,徙居湖州。宋端明学士子才之子,擢进士第。官至大理少卿。子应龙,咸淳进士,元初起教授陵阳州,以上元簿致仕。当宋亡时,献之已退不任事矣。一门父子,自为师友,讨论经学,以义理相切磨。应龙遂以文章大家见推于东南。是时宋之遗民故老,伊忧抑郁,每托之诗篇以自明其志。若谢皋羽、林德阳之流,邈乎其不可攀矣。其他仇仁近、戴帅初辈,犹不免出为儒师,以升斗自给。献之以先朝耆宿,皭然不缁。元贞、大德之间,年在耄耋,岿然备一时文献,为后生之所矜式。所著《陵阳集》若干卷,次子帅府都事应复所编,国史编修程端学为之序。谓其出处有元亮大节,正不当徒以诗律求之也。
► 4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