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三首

· 叶颙
夷齐偕盗蹠,耳目略相类。 樗栎杂倚桐,枝叶良不异。 薰莸稍有殊,妍丑从此始。 凫短鹤翎长,谅不殊此理。 得失了莫齐,一笑天地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夷齐:指伯夷和叔齐,古代贤人,以节操高洁著称。
  • 盗蹠:古代著名的盗贼,被视为恶人的代表。
  • 樗栎:两种树木,樗木和栎木,常用来比喻无用之物。
  • 倚桐:指依靠在桐树旁,桐树常被视为有用的材料。
  • 薰莸:薰草和莸草,薰草香气宜人,莸草则有恶臭,比喻善恶不同。
  • 妍丑:美丽和丑陋。
  • 凫短鹤翎长:凫(fú)是野鸭,鹤是高贵的鸟,这里比喻品质和地位的不同。

翻译

伯夷和叔齐与盗贼蹠,从外表上看几乎相似。 樗木和栎木杂乱地依靠在桐树旁,枝叶看起来并无不同。 薰草和莸草略有区别,美丽和丑陋由此开始区分。 野鸭的腿短而鹤的羽毛长,谅必也是这个道理。 得失之间无法完全等同,一笑之间涵盖了天地间的道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伯夷、叔齐与盗蹠,以及樗栎与桐树,薰莸等自然界中的事物,表达了外表相似的事物内在品质和价值的差异。诗中“凫短鹤翎长”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动物的特征来比喻人的品质和地位的不同。最后一句“得失了莫齐,一笑天地里”,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万物各有其位的深刻理解和超然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叶颙

元明间金华府金华人,字景南,一字伯恺,自号云?天民。元末隐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诗,名《樵云独唱》。入明,举进士,官行人司副。后免官家居,授徒甚众。 ► 5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