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申岁间中清赏十景秋江明月艇

· 叶颙
长啸白云峰,声清方夜永。 海月忽飞来,光照千岩静。 松林奏瑶琴,山泉漱金井。 下与人世违,上接星辰近。 凉露洗心源,天风吹鬓影。 使我凡陋躯,泠然发深省。 愿言生羽翰,直上青云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戊申岁:指某年的戊申年。
  • 叶颙:元代诗人。
  • 长啸:大声呼喊。
  • 白云峰:山峰名,此处可能指山峰高耸入云。
  • 方夜永:正值深夜。
  • 千岩:众多山岩。
  • 瑶琴:美玉制成的琴,比喻松林风声。
  • 金井:指清澈的泉水。
  • 人世违:与人间世界相隔绝。
  • 星辰近:形容山峰高,接近星空。
  • 凉露:清凉的露水。
  • 心源:内心的源泉。
  • 天风:高处的风。
  • 鬓影:指自己的影子。
  • 凡陋躯:平凡而简陋的身体。
  • 泠然:清凉的样子。
  • 深省:深刻的反省。
  • 愿言:希望说。
  • 生羽翰:长出翅膀。
  • 直上青云顶:直接飞上青云之巅,比喻达到很高的境界。

翻译

在戊申年的某个秋夜,我独自在白云峰上长啸,声音在清冷的夜空中回荡。海上的明月突然飞来,光芒照亮了静谧的千岩。松林中风声如瑶琴般悦耳,山泉在金井中清澈流淌。这里远离了人世间的喧嚣,高耸的山峰仿佛接近了星辰。清凉的露水洗涤着我的心灵,高处的风吹拂着我的影子。这让我这平凡的身体感到清凉,引发了我深刻的反省。我希望能长出翅膀,直接飞上青云之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秋夜在高山上的宁静景象,通过自然的声音和光影,表达了诗人对高远境界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白云峰”、“海月”、“千岩”、“松林”、“山泉”等,构建了一个超脱尘世的清幽空间。通过“长啸”、“声清”、“光照”等动作和状态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在自然中的超然感受。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超越凡尘、达到精神高地的渴望,体现了元代文人追求心灵自由和精神升华的情怀。

叶颙

元明间金华府金华人,字景南,一字伯恺,自号云?天民。元末隐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诗,名《樵云独唱》。入明,举进士,官行人司副。后免官家居,授徒甚众。 ► 5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