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君宝宣慰别三十五年矣末由再晤近张倩仲实转似西湖诗图乃知吟啸湖山之乐辄为五诗奉答
南屏环拥翠云堆,谁遣精庐特地开。
祭酒先生甘隐遁,燃藜太乙忽飞来。
胸中礧磈五千卷,门外芙蕖十万栽。
白日竟抛妻子去,群仙携手上瑶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屏:南屏山,位于杭州西湖附近。
- 环拥:环绕包围。
- 翠云堆:形容山色苍翠,如同堆积的云朵。
- 精庐:精致的居所,这里指隐居的地方。
- 祭酒先生:指古代官职祭酒,这里可能指某位有学问的隐士。
- 隐遁:隐居避世。
- 燃藜太乙:太乙,星名,燃藜是古代神话中太乙星神赐予的照明之物,这里比喻有高人指点。
- 礧磈:堆积如山的书籍。
- 五千卷:形容藏书丰富。
- 芙蕖:荷花。
- 十万栽:形容荷花盛多。
- 白日:白天,这里指世俗生活。
- 妻子:妻子和儿女。
- 群仙:众多仙人。
- 瑶台: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翻译
南屏山环绕着苍翠如云的山色,是谁特意开辟了这样一个隐居之地。 那位祭酒先生选择了隐居避世,而太乙星神似乎突然降临,带来了智慧的光芒。 他的心中藏着堆积如山的五千卷书籍,门外则是盛开的十万株荷花。 他竟然在白天抛弃了妻子和儿女,与群仙一起携手登上了瑶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隐士的高洁生活和超凡脱俗的追求。诗中,“南屏环拥翠云堆”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通过“祭酒先生甘隐遁”和“燃藜太乙忽飞来”的对比,展现了隐士的学问与智慧。后两句“胸中礫磈五千卷,门外芙蕖十万栽”则进一步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隐士的博学和清雅。结尾的“白日竟抛妻子去,群仙携手上瑶台”更是以一种超现实的想象,表达了隐士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仙境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