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虚谷韵简唐月心

· 牟巘
平生自分只虞毗,况是而今一槁枝。 江左何人谭太极,洛阳有客赋新诗。 物情于我真疏矣,吾道非公谁与斯。 未必梅边柳索笑,微言好与共参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自分:自己料想。
  • 虞毗:担忧,忧虑。
  • 槁枝:枯枝,比喻衰老或无生气。
  • 江左: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即今江苏省一带。
  • :谈论。
  • 太极: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概念,指宇宙万物的本原和根本法则。
  • 洛阳:地名,今河南省洛阳市,古代文化名城。
  • 索笑:寻求欢笑。
  • 微言:精微的言辞,指深刻的道理。
  • 参之:参悟,理解。

翻译

我一生以来总是忧虑重重,何况现在已是枯槁之身。 江东之地有谁在谈论太极的奥秘,洛阳城中却有人正在赋写新诗。 世间的情感对我来说实在是疏远,我的道义除了你还有谁能理解。 未必只有在梅花旁才能寻求欢笑,深刻的道理正好与你共同参悟。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知音难寻的哀叹。诗中,“平生自分只虞毗”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不安。“江左何人谭太极,洛阳有客赋新诗”则通过对比,突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最后两句“未必梅边柳索笑,微言好与共参之”,则寄托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和对深奥道理的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哲理的深刻思考。

牟巘

巘字献之,其先蜀人,徙居湖州。宋端明学士子才之子,擢进士第。官至大理少卿。子应龙,咸淳进士,元初起教授陵阳州,以上元簿致仕。当宋亡时,献之已退不任事矣。一门父子,自为师友,讨论经学,以义理相切磨。应龙遂以文章大家见推于东南。是时宋之遗民故老,伊忧抑郁,每托之诗篇以自明其志。若谢皋羽、林德阳之流,邈乎其不可攀矣。其他仇仁近、戴帅初辈,犹不免出为儒师,以升斗自给。献之以先朝耆宿,皭然不缁。元贞、大德之间,年在耄耋,岿然备一时文献,为后生之所矜式。所著《陵阳集》若干卷,次子帅府都事应复所编,国史编修程端学为之序。谓其出处有元亮大节,正不当徒以诗律求之也。 ► 4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