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 题阙

· 白朴
箜篌朱字。梦觉参差是。不种仙家白玉子。着甚消□好事。 桃花门外重重。一言半语相通。萦损题诗崔护,几回南陌春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箜篌(kōng hóu):古代一种弦乐器,类似于竖琴。
  • 朱字:红色的字,这里指写在箜篌上的字。
  • 参差(cēn cī):不齐,这里指梦境中的景象模糊不清。
  • 仙家白玉子:指仙人所种的白玉般的植物,象征着仙境中的美好事物。
  • 着甚:用什么。
  • 消□好事:这里的□代表原文缺失的字,大意是指如何消磨或享受美好时光。
  • 桃花门外重重:指门外盛开的桃花层层叠叠。
  • 萦损:缠绕损伤,这里指崔护的诗句被反复吟咏,情感深重。
  • 题诗崔护:崔护是唐代诗人,此处指他的诗作。
  • 南陌:南边的小路。
  • 春风:春天的风,常用来象征温暖和生机。

翻译

箜篌上红色的字迹,梦醒后感觉模糊不清。没有种植仙人那白玉般的植物,用什么来消磨这美好时光呢? 门外桃花盛开,层层叠叠,只需一言半语便能心灵相通。崔护的诗句被反复吟咏,情感深重,几度在南边的小路上,随着春风回荡。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箜篌、朱字、桃花等意象,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梦幻色彩的场景。诗中“箜篌朱字”与“梦觉参差是”相映成趣,表达了梦境与现实的交错感。后句以“仙家白玉子”和“桃花门外重重”对比,展现了仙境与尘世的差异,同时“一言半语相通”表达了人与人之间心灵的契合。结尾提及崔护的诗句和春风,增添了诗意和情感的深度,使整首诗充满了怀旧和感伤的氛围。

白朴

白朴

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作家(另有一说为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等。 ► 1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