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沃祥卿见谢

有道论心知己少,世情开口向人难。 滴愁细雨惊秋暮,照睡青灯伴夜阑。 文席知君容孔暖,孤吟愧我胜郊寒。 浮花浪蕊何须数,岁晚归来看石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别人诗作的原韵去作诗。
  • 沃祥卿:人名,诗人的朋友。
  • 世情:世俗之情,指社会上的人情世故。
  • 开口向人难:向人开口求助或表达自己的困难。
  • 滴愁:形容忧愁如水滴般细小而连续。
  • 秋暮:秋天的傍晚。
  • 照睡青灯:指在昏暗的灯光下准备睡觉。
  • 夜阑:夜深。
  • 文席:指文人之间的交往。
  • 孔暖:孔子的温暖,比喻得到知音的温暖。
  • 郊寒:指郊外的寒冷,比喻孤独和凄凉。
  • 浮花浪蕊:比喻世间繁华短暂的事物。
  • 石兰:一种植物,这里可能指诗人归隐后的生活。

翻译

在探讨深奥道理时,能找到心灵相通的知己实属稀少,而世俗的人情世故中,向人开口求助或表达自己的困难更是难上加难。细雨如愁,惊醒了秋日的傍晚,昏暗的灯光下,我独自准备入睡,陪伴着夜深人静。在文人之间的交往中,我知道你如同孔子般温暖,而我却感到自己如同郊外的寒冷,孤独而凄凉。对于那些世间繁华短暂的事物,我无需多加计较,只愿岁末归来,能享受那静谧的石兰生活。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知己难寻的感慨,以及对世俗人情的不满。诗中,“滴愁细雨惊秋暮”一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傍晚的忧愁氛围,而“照睡青灯伴夜阑”则进一步以青灯为伴,凸显了诗人的孤独。后两句通过对“孔暖”与“郊寒”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与自身的孤寂。最后,诗人以“浮花浪蕊”与“石兰”作比,表明了自己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方一夔

宋元之际严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时佐,自号知非子。方逢辰孙。以荐领教郡庠,未几退,隐富山,授徒讲学,学者称为富山先生。有《富山遗稿》。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