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鄂渚韦尚书赴镇

· 李频
夏口本吴头,重城据上游。 戈船转江汉,风月宿汀洲。 执宪倾民望,衔恩赴主忧。 谁知旧寮属,攀饯泪仍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夏口:地名,今湖北武汉市的古称。
  • 吴头:指吴地的起点,夏口位于古代吴国的边界。
  • 重城:坚固的城池。
  • 戈船:古代战船的一种。
  • 江汉:长江和汉江,在夏口交汇。
  • 风月:风景和月色,泛指美好的景色。
  • 汀洲:水中的小洲。
  • 执宪:执行法律,指担任司法或监察职务。
  • 民望:民众的期望。
  • 衔恩:怀着感恩的心情。
  • 主忧:君主的忧虑。
  • 旧寮属:旧时的同僚。
  • 攀饯:依依不舍地送别。

翻译

夏口位于吴地的起点,坚固的城池占据着上游位置。 战船在江汉之间穿梭,夜晚则在汀洲上欣赏风月。 执行法律,满足民众的期望,怀着感恩的心情去分担君主的忧虑。 谁知道旧时的同僚们,在送别时依然泪流满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韦尚书赴任鄂渚的情景,通过对夏口地理位置的描述,展现了其战略重要性。诗中“戈船转江汉,风月宿汀洲”一句,既表现了军事行动的繁忙,又透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后两句则表达了韦尚书的责任感和同僚间的深厚情谊,尤其是“攀饯泪仍流”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离别时的感伤。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送别诗的典型风格。

李频

李频

李频,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後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寿昌县令穆君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 2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