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姚评事

· 李频
儒服从戎去,须知胜事全。 使君开幕日,天子偃戈年。 风雨依嵩岭,桑麻接楚田。 新诗随过客,旋满洛阳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儒服:古代儒者的服装,这里指文官。
  • :古代对西部民族的统称,这里泛指边疆。
  • 胜事:美好的事情,这里指成功的事业。
  • 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这里指姚评事。
  • 开幕:这里指开始工作或事业。
  • 天子:古代对皇帝的称呼。
  • 偃戈:停止战争,这里指和平时期。
  • 嵩岭:嵩山,五岳之一,位于今河南省。
  • 桑麻:桑树和麻,泛指农作物。
  • 楚田:楚地的田野,楚国古地,今湖北、湖南一带。
  • 新诗:新的诗作。
  • 过客:过往的旅客。
  • :很快。
  • 洛阳:古都名,今河南省洛阳市,这里指文化中心。

翻译

文官换上戎装去边疆,必须知道成功的事业是全面的。 州长官开始他的工作之日,正是天子宣布和平之年。 风雨中依傍着嵩山,桑麻茂盛地生长在楚地的田野。 新的诗作随着过往的旅客,很快就在洛阳城中传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文官转战边疆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事业成功的祝愿。诗中“儒服从戎去”展现了文官的转变,而“胜事全”则是对其未来成就的期待。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和平繁荣的氛围。结尾提到新诗的传播,暗示了友人的名声和作品将迅速在文化中心洛阳传开,显示了对友人才华的认可和对其未来影响的预见。

李频

李频

李频,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後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寿昌县令穆君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 2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