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巴江:指长江上游的一段,流经今四川省巴中市一带。
- 峡:指长江三峡,即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 汹汹:形容水声浩大、汹涌。
- 冥冥:形容景色昏暗、深邃。
- 三不吊:古代迷信,认为人死后有三不吊,即不哭、不祭、不吊。这里指避免不幸。
翻译
万里长的巴江水,到了秋天满峡流淌。 四周乱山环绕,没有陆路可行,行客只能在孤舟上漂泊。 滩头的波涛声汹涌急促,树木在昏暗中显得忧郁。 希望避免那三不吊的命运,我的头发已经全白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长江三峡的壮阔与孤寂。诗中,“万里巴江水,秋来满峡流”展现了江水的辽阔与季节的变迁,而“乱山无陆路,行客在孤舟”则突出了行旅的孤独与艰险。后两句“汹汹滩声急,冥冥树色愁”通过声音与色彩的对比,加深了旅途的凄凉感。结尾的“免为三不吊,已白一生头”则透露出诗人对命运的无奈与忧虑,以及岁月流逝的哀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

李频
李频,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後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寿昌县令穆君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 206篇诗文
李频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感寓 》 —— [ 明 ] 童轩
- 《 乙巳八月既望偕子随同年如舫亭玩月联句 》 —— [ 清 ] 张洵佳
- 《 感寓 》 —— [ 明 ] 童轩
- 《 感寓 》 —— [ 明 ] 童轩
- 《 王长公两寄余书不值乍次公之江右始得之时公雅慕长生将以八月闭关与尘世绝书来云云怅然奉寄二首 》 —— [ 明 ] 胡应麟
- 《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 其一 将出洛城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引观杨惠之塑宝山朱瑶画文殊普贤为赋三首 》 —— [ 宋 ] 苏辙
- 《 戊寅八月送弟铣受室于笋峰宪长伍宋诸婿会于前溪里第菊节寿辰予以事先别敬赋此章 》 —— [ 明 ] 符锡
- 《 老母自八月末失调至于十二月逾一时六日始离床褥扶枝引步负暄弄孙于檐下若春木向荣朝暾屏翳前十月廿八日为诞辰汤药之中惟焚香告天不得备礼是日乃取卮酒拜献团圞相保得遂母子姑妇之欢因志以诗 》 —— [ 明 ] 陆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