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陆肱归吴兴

· 李频
雪后江上去,风光故国新。 清浑天气晓,绿动浪花春。 劝酒提壶鸟,乘舟震泽人。 谁知沧海月,取桂却来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清浑:清澈与浑浊。这里指天气晴朗,空气清新。
  • 震泽:古称太湖为震泽。
  • 沧海月:指海上的明月。
  • 取桂:古代神话中,月宫有桂树,取桂指取得桂冠,比喻取得荣誉或成就。
  • 却来秦:却,反而;秦,指长安,古时长安为秦地。这里指取得荣誉后返回长安。

翻译

雪后,你乘船从江上离去,风光依旧,故国焕然一新。 清晨的天气清澈而新鲜,绿色的波浪在春天的气息中涌动。 提着酒壶的鸟儿似乎在劝酒,乘舟的人是太湖边的居民。 谁知道那沧海之上的明月,取得桂冠后反而回到了长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雪后江上的景色,以及友人离去的情景。诗中,“雪后江上去”一句,既点明了时间地点,又隐含了离别的情感。后三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最后两句则通过神话典故,寓意友人将取得荣誉后返回长安,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李频

李频

李频,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後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寿昌县令穆君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 2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