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太学赵鸿博士归蔡中

· 李频
得禄从高第,还乡见后生。 田园休问主,词赋已垂名。 扫壁前题出,开窗旧景清。 遥知贤太守,致席日邀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得禄:获得官职或俸禄。
  • 高第:考试或选拔中的高等名次。
  • 还乡:回到故乡。
  • 后生:年轻人,晚辈。
  • 田园:田地和园圃,泛指农村。
  • 休问:不必询问。
  • 词赋:指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
  • 垂名:留下名声。
  • 扫壁:清扫墙壁。
  • 前题:以前的题字或题诗。
  • 开窗:打开窗户。
  • 旧景:旧时的景色。
  • 遥知:远远地知道。
  • 贤太守:贤能的州县长官。
  • 致席:设宴。
  • 日邀迎:每天邀请迎接。

翻译

获得官职,从高等的考试中脱颖而出,回到故乡,见到年轻的晚辈。 不必询问田园的主人,我的词赋已经留下了名声。 清扫墙壁,露出以前的题字,打开窗户,旧时的景色依旧清新。 远远地知道那位贤能的太守,每天设宴邀请迎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频在获得官职后回到故乡的情景。诗中,“得禄从高第”一句,既表达了他的成就,也显示了他的自豪。回到故乡,他见到后生,表现出一种长者的风范。诗中“田园休问主,词赋已垂名”表明他对自己的文学成就颇为自得,不需要再过问田园之事。后两句则通过具体的动作“扫壁前题出,开窗旧景清”来描绘他回到旧居的情景,透露出一种怀旧之情。最后两句则是对贤能太守的期待和赞美,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乐观态度。

李频

李频

李频,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後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寿昌县令穆君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 2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