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

· 杜甫
异俗吁可怪,斯人难并居。 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 旧识能为态,新知已暗疏。 治生且耕凿,只有不关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俳谐体:一种以幽默诙谐为特点的文体。
  • 异俗:指不同于中原的风俗习惯。
  • 乌鬼:指猪,四川方言中称猪为“乌鬼”。
  • 黄鱼:一种鱼类,这里指当地人的主要食物。
  • 治生:谋生。
  • 耕凿:耕田和凿井,指农耕生活。
  • :他,指外界的事物或人。

翻译

这里的异乡风俗真是奇怪,让人难以与他们共同生活。 每家每户都养着猪,每一顿饭都吃黄鱼。 虽然旧识的人还能保持常态,但新认识的人已经暗中疏远。 为了谋生,我只能耕田凿井,只有这样才不会被外界所干扰。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四川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当地风俗的不适应和对人际关系的感慨。诗中“异俗”和“乌鬼”、“黄鱼”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四川地区的特色,同时也反映了杜甫对这种生活方式的不解和疏离感。后两句则表达了他对简单农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纷扰世界的超然态度。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杜甫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