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道者

· 李端
窗中忽有鹤飞声,方士因知道欲成。 来取图书安枕里,便驱鸡犬向山行。 花开深洞仙门小,路过悬桥羽节轻。 送客自伤身易老,不知何处待先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方士:古代指从事求仙、炼丹等活动的人。
  • 图书:这里指道家的符箓或经书。
  • 安枕里:放在枕头里,表示珍藏。
  • 羽节:道士的法器,象征仙人的仪仗。

翻译

窗中忽然传来鹤的飞翔声,方士因此知道他的修炼即将成功。他来取道家的书籍珍藏在枕头里,便驱赶着鸡犬向山中行去。花儿在深邃的洞口盛开,仙人的门户显得狭小,路过的悬桥上,道士手持羽节轻盈地行走。送别客人时,我自感身体容易衰老,不知将来何处能再遇到这位先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方士修炼成仙的情景。诗中通过“鹤飞声”、“图书安枕里”、“花开深洞”等意象,营造了一个神秘而幽静的仙境氛围。方士的修炼之路虽艰辛,但最终即将成功,体现了道家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结尾的“送客自伤身易老”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仙人境界的向往和留恋。

李端

李端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出自赵郡李氏东祖。嘉祐从侄。少居庐山,师从名僧皎然学诗。大历五年中进士,后历任秘书省校书郎、终官杭州司马。晚年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约卒于兴元元年(公元784年)之后数年。子李虞仲。据说李端曾在驸马郭暧筵上立成七律二首。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乔亿以为李端诗“思致弥清,径陌迥别,品第在卢允言、司空文明之上。”。传世作品有《李端诗集》三卷。 ► 2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