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

· 杜甫
摧折不自守,秋风吹若何。 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沉波。 体弱春风早,丛长夜露多。 江湖后摇落,亦恐岁蹉跎。
拼音

注释

守:一作“与”  戴:一作“载”。 几处:一作“墮水”。 风:一作“甲”,一作“苗”。  亦:一作“只”。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您的信息有误,《蒹葭》出自《诗经》,而您提供内容的作者是杜甫,诗名为《蒹葭(jiān jiā)》,以下是按照正确信息为您提供的内容:

注释

  • 蒹葭(jiān jiā):特定生长周期的荻与芦。此处应是以蒹葭自比。

翻译

自己如芦苇般摧折难以坚守,秋风吹来又能如何呢? 在这一段时间里,有的芦苇像被雪覆盖,有些叶子沉入水波之中。 身体孱弱又早早地迎来春风,在茂密的草丛中,夜晚的露水格外多。 在江湖中凋零飘落,也恐怕是在虚度时光啊。

赏析

这首诗以蒹葭自喻,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诗中描绘了蒹葭在秋风中摧折、在春露中挣扎的情景,暗示了诗人自己在世事中的艰难处境和脆弱之感。同时,“亦恐岁蹉跎”一句,又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壮志未酬的忧虑。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深沉,通过对蒹葭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复杂的人生感慨。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