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平

· 杜甫
自平宫中吕太一,收珠南海千馀日。 近供生犀翡翠稀,复恐征戎干戈密。 蛮溪豪族小动摇,世封刺史非时朝。 蓬莱殿前诸主将,才如伏波不得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自平:杜甫自创的诗题,意指自己平定。
  • 宫中吕太一:指宫中的宦官吕太一。
  • 收珠南海:指在南海地区收集珍珠。
  • 千馀日:一千多天,形容时间长久。
  • 生犀翡翠:指珍贵的犀牛角和翡翠。
  • 征戎:指征讨边疆的战争。
  • 干戈密:形容战事频繁。
  • 蛮溪豪族:指边远地区的强大家族。
  • 小动摇:稍微有所动摇,指不稳定。
  • 世封刺史:指被封为刺史,世代相传的官职。
  • 非时朝:不在正常的时间朝见皇帝。
  • 蓬莱殿:指皇宫中的蓬莱殿。
  • 诸主将:指各位将领。
  • 伏波:指汉代名将马援,因其曾任伏波将军而得名。
  • 不得骄:不能骄傲自满。

翻译

自从平定了宫中的宦官吕太一,我在南海收集珍珠已有一千多天。 近来供奉的珍贵犀牛角和翡翠变得稀少,又担心边疆的战事频繁。 边远地区的强大家族稍微有所动摇,世代封为刺史的官员不在正常时间朝见皇帝。 在蓬莱殿前的各位将领,才华虽如伏波将军,但不能骄傲自满。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杜甫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忧虑和对边疆稳定的关切。诗中通过“收珠南海”、“生犀翡翠稀”等细节,描绘了南海地区的珍贵资源和边疆的紧张局势。同时,通过对“蛮溪豪族”和“世封刺史”的描述,暗示了边疆地区的不稳定因素。最后,杜甫以“才如伏波不得骄”告诫将领们要保持谦逊,不要因才华而骄傲,体现了他的政治智慧和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

杜甫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