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研诗

· 杜甫
平公今诗伯,秀发吾所羡。 奉使三峡中,长啸得石研。 巨璞禹凿馀,异壮君独见。 其滑乃波涛,其光或雷电。 聊坳各尽墨,多水递隐现。 挥洒容数人,十手可对面。 比公头上冠,贞质未为贱。 当公赋佳句,况得终清宴。 公含起草姿,不远明光殿。 致于丹青地,知汝随顾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石研:砚台的一种,以石制成。
  • 平公:指杜甫的朋友,可能是当时的文人或官员。
  • 诗伯:诗坛的领袖,对诗歌有很高造诣的人。
  • 秀发:才华横溢。
  • 奉使:奉命出使。
  • 三峡:长江三峡,即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 长啸:大声呼啸,形容豪迈。
  • 巨璞:巨大的未经雕琢的玉石。
  • 禹凿:传说中大禹治水时所凿,此处指石头的古老和珍贵。
  • 异壮:奇特而壮丽。
  • 聊坳:随意地磨墨。
  • 挥洒:挥毫泼墨。
  • 贞质:坚贞的品质。
  • 起草姿:起草文件的姿态,指文才。
  • 明光殿:汉代宫殿名,此处借指朝廷。
  • 丹青地:绘画的地方,比喻文学创作的领域。
  • 顾眄:关注,看重。

翻译

平公您是当今诗坛的领袖,您的才华横溢是我所羡慕的。您奉命出使到三峡之中,豪迈地呼啸着得到了这块珍贵的石砚。这块巨大的玉石是古代大禹治水时所留下的,其奇特而壮丽的形态只有您能独到地欣赏。它的光滑如同波涛,它的光芒有时如同雷电。在砚台的凹槽中,墨水可以尽情地磨出,水墨交融,隐现多变。这块砚台足够大,可以供几个人同时挥毫泼墨,十个人都可以面对面地使用。它坚贞的品质不亚于您头上的冠冕。当您赋诗佳句时,这块砚台更是陪伴您度过清雅的宴会。您拥有起草文件的文才,离朝廷的明光殿并不遥远。将这块砚台带入文学创作的领域,我知道您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看重。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友人平公的赞美之作,通过对一块石砚的描绘,展现了平公的才华和地位。诗中,“巨璞禹凿馀”一句,既赞美了石砚的古老和珍贵,也隐喻了平公的卓越和不凡。杜甫以砚台为媒介,表达了对平公文学才华的钦佩和对他在文坛上地位的肯定。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文学创作的推崇。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