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

· 杜甫
大暑运金气,荆扬不知秋。 林下有塌翼,水中无行舟。 千室但埽地,闭关人事休。 老夫转不乐,旅次兼百忧。 蝮蛇暮偃蹇,空床难暗投。 炎宵恶明烛,况乃怀旧丘。 开襟仰内弟,执热露白头。 束带负芒刺,接居成阻修。 何当清霜飞,会子临江楼。 载闻大易义,讽兴诗家流。 蕴藉异时辈,检身非苟求。 皇皇使臣体,信是德业优。 楚材择杞梓,汉苑归骅骝。 短章达我心,理为识者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农历六月中旬,此时天气最为炎热。
  • 运金气:指夏季的炎热之气。
  • 荆扬:指荆州和扬州,古代地名,这里泛指南方地区。
  • 塌翼:翅膀下垂,形容疲惫不堪的样子。
  • 埽地:扫地,这里指人们因炎热而尽量减少活动,只在家中扫地保持清洁。
  • 闭关:关闭门户,指人们因炎热而闭门不出。
  • 人事休:指人们停止了一切社交活动。
  • 旅次:旅途中的停留之处。
  • 蝮蛇:一种毒蛇。
  • 偃蹇:形容蛇蜷曲的样子。
  • 炎宵:炎热的夜晚。
  • 旧丘:故乡的山丘,指故乡。
  • 开襟:解开衣襟,形容心情舒畅。
  • 执热:忍受炎热。
  • 束带:系紧腰带,形容准备行动。
  • 芒刺:芒草的刺,比喻心中的不安和忧虑。
  • 接居:接邻而居。
  • 阻修:阻隔,难以接近。
  • 清霜:秋天的霜,比喻凉爽的天气。
  • 大易义:指《易经》的深奥道理。
  • 讽兴:讽刺和激发。
  • 诗家流:诗人的流派。
  • 蕴藉:含蓄而不显露。
  • 异时辈:与同时代的人不同。
  • 检身:自我反省。
  • 皇皇:形容忙碌的样子。
  • 使臣体:使臣的职责和体面。
  • 楚材:楚国的才子。
  • 杞梓:两种优质的木材,比喻优秀的人才。
  • 汉苑:汉代的皇家园林。
  • 骅骝:骏马,比喻杰出的人才。
  • 短章:简短的诗篇。
  • 识者筹:有见识的人所考虑的。

翻译

大暑时节,金气运行,荆州和扬州的人们还不知道秋天的到来。 树林中鸟儿疲惫地垂下翅膀,水面上没有船只行驶。 家家户户都在扫地,人们闭门不出,停止了一切社交活动。 我这个老人心情变得不快乐,旅途中的停留之处充满了百般忧愁。 傍晚时分,蝮蛇蜷曲在空床上,难以安心投宿。 炎热的夜晚让人厌恶明亮的烛光,更何况我还怀念着故乡的山丘。 解开衣襟,仰望着内弟,忍受着炎热,露出了白发。 系紧腰带,心中如同背负着芒刺,与邻居相处却感到阻隔和难以接近。 何时才能迎来秋天的凉霜,与你在临江楼相会。 听说《易经》的深奥道理,讽刺和激发诗人的灵感。 我含蓄而不显露,与同时代的人不同,自我反省并非苟且求全。 忙碌的使臣职责,确实是德业优秀的体现。 楚国的才子选择了优质的木材,汉代的皇家园林归来了骏马。 这首简短的诗篇表达了我心中的情感,理应为有见识的人所考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大暑时节的酷热和人们的无奈,以及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凉爽秋天的期盼。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生动的比喻,如“林下有塌翼”、“蝮蛇暮偃蹇”等,形象地表达了炎热的压迫感和诗人的不安。同时,诗人通过对《易经》和诗家流的提及,展现了自己对深奥哲理和诗歌创作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和深刻内涵。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

杜甫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