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景宣下第东归

归省值花时,闲吟落第诗。 高情怜道在,公论觉才遗。 春雨连淮暗,私船过马迟。 离心可惆怅,为有入城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归省(guī xǐng):回家探亲。
  • 值花时:正值花开时节。
  • 落第(luò dì):考试未通过,未被录取。
  • 高情:高尚的情感或情操。
  • 怜道在:怜惜道德或真理的存在。
  • 公论:公众的评价或舆论。
  • 觉才遗:意识到才华被忽视。
  • 春雨连淮暗:春雨绵绵,使得淮河显得暗淡。
  • 私船过马迟:乘坐的私人船只行进缓慢,比马还慢。
  • 离心:离别的情感。
  • 惆怅(chóu chàng):心情沮丧,忧郁。
  • 入城期:进城的约定时间。

翻译

回家探亲时正值花开,闲暇之余吟咏着落第的诗篇。 我深感高尚的情感怜惜道德的存在,公众的评价却觉得我的才华被忽视。 春雨绵绵,使得淮河显得暗淡,乘坐的私人船只行进缓慢,比马还慢。 离别的情感令人沮丧,因为我还有进城的约定时间。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朱庆馀在落第后的心情与对未来的期待。诗中,“归省值花时”描绘了诗人回家的美好时节,而“闲吟落第诗”则透露出他内心的失落与无奈。诗人的“高情”与“怜道在”显示了他对道德和真理的尊重,而“公论觉才遗”则反映了他对自己才华被忽视的感慨。后两句通过对春雨和船行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离别时的惆怅情绪,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进城的决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的坚韧与对未来的希望。

朱庆馀

朱庆馀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字庆馀,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唐代诗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 1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