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

· 杜甫
太常楼船声嗷嘈,问兵刮寇趋下牢。 牧出令奔飞百艘,猛蛟突兽纷腾逃。 白帝寒城驻锦袍,玄冬示我胡国刀。 壮士短衣头虎毛,凭轩拔鞘天为高。 翻风转日木怒号,冰翼雪澹伤哀猱。 镌错碧罂鸊鹈膏,铓锷已瑩虚秋涛。 鬼物撇捩辞坑壕,苍水使者扪赤条。 龙伯国人罢钓鳌,芮公回首颜色劳。 分阃救世用贤豪,赵公玉立高歌起。 揽环结佩相终始,万岁持之护天子。 得君乱丝与君理,蜀江如线如针水。 荆岑弹丸心未已,贼臣恶子休干纪。 魑魅魍魉徒为耳,妖腰乱领敢欣喜。 用之不高亦不庳,不似长剑须天倚。 吁嗟光禄英雄弭,大食宝刀聊可比。 丹青宛转麒麟里,光芒六合无泥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常:古代官名,掌管宗庙礼仪。
  • 嗷嘈:形容声音嘈杂。
  • 下牢:地名,指下牢关。
  • :指地方长官。
  • 白帝:指白帝城,位于今重庆市奉节县。
  • 玄冬:指冬季。
  • 胡国:指外国,这里特指大食(阿拉伯帝国)。
  • :刀剑的套子。
  • 冰翼雪澹:形容刀光如冰翼,雪澹指雪的淡影。
  • 镌错:雕刻和镶嵌。
  • 碧罂:绿色的瓶子。
  • 鸊鹈膏:一种珍贵的润滑油。
  • 铓锷:刀剑的锋利部分。
  • 虚秋涛:形容刀光如秋天的波涛。
  • 撇捩:迅速离开。
  • 坑壕:战壕。
  • 苍水使者:神话中的水神。
  • 龙伯国人:神话中的巨人族。
  • 芮公:指芮城公,可能是指某位贵族或官员。
  • 分阃:指分兵把守。
  • 玉立:形容人挺拔。
  • 揽环结佩:形容配饰繁多。
  • 万岁:对皇帝的尊称。
  • 得君:得到君主的信任。
  • 乱丝:比喻混乱的局面。
  • 荆岑:指荆山,位于今湖北省西部。
  • 弹丸:比喻地方狭小。
  • 贼臣恶子:指叛逆的臣子和恶人。
  • 魑魅魍魉:指各种妖魔鬼怪。
  • 妖腰乱领:形容妖怪的形态。
  • :低矮。
  • 长剑须天倚:形容剑的长度足以触及天空。
  • 光禄:官名,掌管宫廷膳食。
  • 英雄弭:英雄的消逝。
  • 丹青:指绘画。
  • 麒麟:传说中的神兽。
  • 六合:指天地四方。
  • 泥滓:污泥。

翻译

太常的楼船声音嘈杂,询问兵事,刮去寇贼,前往下牢。 牧守迅速出动,百艘船只飞奔,猛烈的蛟龙和野兽纷纷逃窜。 在白帝城的寒城,穿着锦袍,冬日里向我展示胡国的刀。 壮士穿着短衣,头戴虎毛,凭栏拔剑,天空显得更高。 刀光翻风转日,树木怒号,冰翼雪影伤害了哀猱。 刀身上雕刻着碧绿的瓶子和鸊鹈膏,锋利的刀刃如秋天的波涛般清澈。 鬼物迅速离开战壕,苍水使者触摸着红色的条纹。 龙伯国的巨人停止了钓鳌,芮公回首,面色忧劳。 分兵把守,救世用贤豪,赵公挺拔,高声歌唱。 揽环结佩,相互陪伴,万岁守护天子。 得到君主的信任,与你一起整理混乱的局面,蜀江细如线,细如针。 荆山的弹丸之地心未已,贼臣恶子休得干涉纪法。 魑魅魍魉不过是徒劳,妖怪的腰领敢欣喜。 用它不高也不低,不像长剑需要天倚。 叹息光禄英雄的消逝,大食的宝刀勉强可比。 在丹青中宛转的麒麟里,光芒照耀六合,无一丝污泥。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荆南兵马使赵公的赞颂,通过对赵公大食刀的描绘,展现了其英勇与威严。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和历史典故,以及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比喻和夸张赵公的刀和其人的英勇。诗的结构紧凑,语言雄浑,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

杜甫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