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

· 杜甫
江上日多雨,萧萧荆楚秋。 高风下木叶,永夜揽貂裘。 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 时危思报主,衰谢不能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萧:形容风雨等的声音。
  • 荆楚:荆是楚的旧称,主要是指现今湖北、湖南一带。
  • 永夜:长夜。
  • 貂裘:用貂皮制的衣服。
  • 行藏:指出处或行止。

翻译

江面上常常是多雨水,一片萧瑟是荆楚的秋天。高风阵阵吹下树叶,漫漫长夜紧裹着貂裘。功勋事业频频看镜子,出处行止独自倚靠高楼。时局危难想着报效君主,衰老凋谢也不能停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上秋景及诗人的感慨。首联通过“江上日多雨”和“萧萧荆楚秋”营造出一种萧索、凄凉的氛围。颔联中“高风下木叶”进一步烘托了秋意的浓重,“永夜揽貂裘”则表现出长夜的寒冷与孤独。颈联“勋业频看镜”体现了诗人对自己功业的关注与思考,“行藏独倚楼”则显现出他的彷徨与无奈。尾联表达了诗人在时局危急时想要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即使自己已经衰老也不放弃。整首诗情景交融,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深刻地传达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