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司徒池亭
亭榭跨池塘,泓澄入座凉。
扶疏皆竹柏,冷淡似潇湘。
萍嫩铺波面,苔深锁岸傍。
朝回游不厌,僧到赏难忘。
最称收残雨,偏宜带夕阳。
吟堪期谢朓,醉好命嵇康。
奢侈心难及,清虚趣最长。
月明垂钓兴,何必忆沧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亭榭(tíng xiè):亭子和楼阁。
- 泓澄(hóng chéng):形容水清澈深邃。
- 扶疏(fú shū):形容植物枝叶茂盛,分布均匀。
- 潇湘(xiāo xiāng):指湖南省的潇水和湘江,常用来形容景色秀丽。
- 朝回(zhāo huí):早晨回来。
- 谢朓(xiè tiǎo):南朝诗人,以山水诗著称。
- 嵇康(jī kāng):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音乐家,以放达不羁著称。
- 清虚(qīng xū):清净虚无,指心境宁静。
- 沧浪(cāng làng):指水名,也用来比喻隐逸的生活。
翻译
亭台楼阁横跨池塘之上,清澈的水面带来阵阵凉意。茂盛的竹子和柏树环绕四周,景色冷清淡雅,如同潇湘之地。嫩绿的浮萍铺满水面,深绿的苔藓紧紧围绕岸边。早晨回来游玩,总是感到不厌其烦,僧人来此赏景,也难以忘怀。这里最适合收集残余的雨水,尤其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宜人。吟诗可期待像谢朓那样,醉酒则希望能像嵇康那样自在。奢侈的享受难以达到心灵的满足,而清静虚无的趣味才是最长久的。月光下,垂钓的兴致油然而生,何必再去回忆沧浪之水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徐司徒池亭的静谧美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亭榭、池塘、竹柏等自然元素的和谐共存。诗中“泓澄入座凉”、“冷淡似潇湘”等句,巧妙地传达了清凉与宁静的氛围。后文通过对“朝回游不厌”和“僧到赏难忘”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这片景致的深厚情感。结尾处“月明垂钓兴,何必忆沧浪”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心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