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渚湖上即事

· 李频
杜门聊自适,湖水在窗间。 纵得沧洲去,无过白日闲。 多慵空好道,少贱早凋颜。 独有东山月,依依自往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鄂渚(è zhǔ):地名,在今湖北省鄂州市。
  • 杜门:闭门不出。
  • 沧洲:指隐居之地,常用来比喻远离尘嚣的幽静之地。
  • 白日闲:指平淡无奇的日子。
  • :懒散。
  • 好道:喜好修道或追求道义。
  • 凋颜:指容颜衰老。
  • 东山:山名,此处泛指隐居的地方。

翻译

闭门不出,自在地享受,湖水就在窗前。 即使能够隐居到沧洲,也不过是度过平凡的日子。 因为懒散而未能深究道义,年轻时便显得衰老。 只有东山的月亮,依旧依依不舍地来去自如。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诗中,“杜门聊自适”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而“湖水在窗间”则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后两句“纵得沧洲去,无过白日闲”则透露出即使隐居,生活也不过是平淡无奇。诗的最后,通过“东山月”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留恋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泊和对自然的亲近。

李频

李频

李频,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後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寿昌县令穆君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 2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