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罢职过峡州题田使君北楼

· 李频
巴中初去日,已遇使君留。 及得寻东道,还陪上北楼。 江冲巫峡出,樯过洛宫收。 好是从戎罢,看山觉自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黔中:指今贵州省一带。
  • 罢职:辞去职务。
  • 峡州:古代地名,今湖北省宜昌市一带。
  •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 东道:东边的道路,也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qiáng):船上的桅杆。
  • 洛宫:指洛阳的宫殿,这里泛指洛阳。
  • 从戎:从军。

翻译

我初次离开巴中时,遇到了使君并受到了他的挽留。 当我再次找到东边的道路,又能陪伴使君登上北楼。 江水冲刷着巫峡,船桅经过洛阳宫殿的旧址。 美好的事情是我已经从军结束,现在看着山景感到无比自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巴中出发,经过峡州时的所见所感。诗中,“江冲巫峡出,樯过洛宫收”一句,既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又隐含了对历史的回顾。最后两句“好是从戎罢,看山觉自由”,表达了诗人结束军旅生活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享受。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自由的深切感受。

李频

李频

李频,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後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寿昌县令穆君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 2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