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锦水居止二首

· 杜甫
万里桥南宅,百花潭北庄。 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 雪岭界天白,锦城曛日黄。 惜哉形胜地,回首一茫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层轩:多层的带有长廊的建筑。
  • 面水:面对水面。
  • 雪岭:指成都西面的雪山,如岷山等。
  • 界天:与天相接。
  • 锦城:即成都,又称锦官城。
  • 曛日:夕阳。
  • 形胜地:地理形势优越的地方。

翻译

我的宅院坐落在万里桥的南边,百花潭的北面。 宅院里的多层建筑都面向水面,古老的大树历经了无数的霜冻。 远处的雪岭与天空相接,一片洁白,而锦官城的夕阳则呈现出一片金黄。 可惜啊,这样一个地理形势优越的地方,如今回首,却是一片茫茫。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杜甫在成都的居所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色。诗中,“万里桥南宅,百花潭北庄”简洁地勾勒出了居所的地理位置,而“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则进一步以建筑和树木为载体,展现了居所的宁静与岁月的沉淀。后两句“雪岭界天白,锦城曛日黄”通过对比雪山与夕阳的颜色,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最后“惜哉形胜地,回首一茫茫”则抒发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与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