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夔州郭

· 杜甫
伏枕云安县,迁居白帝城。 春知催柳别,江与放船清。 农事闻人说,山光见鸟情。 禹功饶断石,且就土微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伏枕:卧床。
  • 云安县:地名,今重庆市云阳县。
  • 白帝城:地名,今重庆市奉节县东。
  • 催柳别:催促柳树发芽,意味着春天的到来。
  • 放船:让船只自由行驶。
  • 农事:农业生产活动。
  • 山光:山中的景色。
  • 禹功:指大禹治水的功绩。
  • :多。
  • 断石:裂开的石头,指地势险峻。
  • 且就:暂且。
  • 土微平:土地稍微平坦。

翻译

卧床在云安县,迁居到了白帝城。 春天知道催促柳树发芽,别离之情,江水让船只自由行驶,清澈见底。 听人说起了农事,山中的景色映衬着鸟儿的情感。 大禹治水的功绩留下了许多裂开的石头,这里的土地暂且算是稍微平坦。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杜甫从云安县迁居至白帝城的生活场景。诗中,“春知催柳别”一句,巧妙地将春天的到来与离别之情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旧地的留恋和对新居的期待。后句“江与放船清”则通过江水的清澈,展现了新居环境的宁静与美好。诗末提及“禹功饶断石”,既是对当地自然景观的描述,也隐含了对大禹治水功绩的敬仰。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新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