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卿哗

· 杜甫
王子思归日,长安已乱兵。 沾衣问行在,走马向承明。 暮景巴蜀僻,春风江汉清。 晋山虽自弃,魏阙尚含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行在:指皇帝临时驻扎的地方。
  • 承明:古代宫殿名,这里指代朝廷。
  • 巴蜀:古代地区名,指今天的四川一带。
  • 江汉:指长江和汉水,这里泛指长江中游地区。
  • 晋山:指晋国的山,这里比喻隐居之地。
  • 魏阙:古代宫门外的高台,这里指代朝廷。

翻译

王子想要归去的日子,长安城已经陷入了混乱的战火。 他泪湿衣襟询问皇帝的临时驻地,骑马奔向朝廷的方向。 傍晚的景色在偏远的巴蜀地区显得格外幽静,春风吹拂下的江汉水域清澈明亮。 虽然我自愿放弃了隐居的晋山,但心中对朝廷依然怀有深情。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写给李卿的送别诗。诗中,杜甫通过描述王子思归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战乱中长安的忧虑和对朝廷的忠诚。诗的前两句直接点明了时局的动荡和王子的心情,中间两句则通过描绘巴蜀和江汉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则表明了诗人虽然隐居,但对国家大事依然关心。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展现了杜甫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爱国情怀。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