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五首

· 杜甫
幽蓟馀蛇豕,乾坤尚虎狼。 诸侯春不贡,使者日相望。 慎勿吞青海,无劳问越裳。 大君先息战,归马华山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幽蓟(yōu jì):指幽州和蓟州,古代地名,今河北省一带。
  • 馀蛇豕(yú shé shǐ):比喻残余的敌人或祸害。
  • 乾坤(qián kūn):天地,泛指世界。
  • 诸侯(zhū hóu):古代分封的各国国君。
  • 越裳(yuè shāng):古代南方的一个国家,这里泛指南方的边远地区。
  • 大君(dà jūn):指天子,皇帝。
  • 华山阳(huà shān yáng):华山的南面,这里指和平的地方。

翻译

幽州和蓟州仍有残余的敌人,世界依旧充满虎狼般的危险。 诸侯们春天不再进贡,使者们却络绎不绝地来往。 千万不要吞并青海,也不要劳烦去询问越裳。 伟大的君主已经停止了战争,让马儿回到华山南面享受和平。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杜甫对当时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忧虑。诗中“幽蓟馀蛇豕,乾坤尚虎狼”描绘了战乱后的残破景象和世界的危险,而“诸侯春不贡,使者日相望”则揭示了中央政权衰弱,地方割据的局面。后两句“慎勿吞青海,无劳问越裳”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扩张战争的反对。最后“大君先息战,归马华山阳”则是对理想中的和平景象的描绘,体现了杜甫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和平的向往。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