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黄家亭子二首

· 杜甫
山豁何时断,江平不肯流。 稍知花改岸,始验鸟随舟。 结束多红粉,欢娱恨白头。 非君爱人客,晦日更添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山豁(huò):山口,山间开阔处。
  • 结束:这里指装扮,打扮。
  • 红粉:指女子,这里特指打扮艳丽的女子。
  • 欢娱:欢乐,娱乐。
  • 白头:指年老,也比喻忧愁。
  • 晦日: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翻译

山间的开阔处不知何时已经断开,江水平静得仿佛不肯流动。 渐渐地看到岸边的花儿改变了模样,这才察觉到鸟儿随着船只飞翔。 众多女子装扮艳丽,但欢乐之中却遗憾年华老去。 若非你这位爱客的主人,晦日的到来只会增添更多的忧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杜甫与王使君在晦日泛舟江上的情景。诗中,“山豁”与“江平”形成对比,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宁静与开阔。后两句通过“花改岸”与“鸟随舟”的细腻观察,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诗的下半部分转入对人事的感慨,红粉欢娱与白头恨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哀愁。最后,诗人以“非君爱人客”表达了对主人热情款待的感激,同时也透露出晦日带来的额外忧思。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杜甫诗歌中的人文关怀与哲理思考。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

杜甫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