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
春旱天地昏,日色赤如血。
农事都已休,兵戈况骚屑。
巴人困军须,恸哭厚土热。
沧江夜来雨,真宰罪一雪。
谷根小苏息,沴气终不灭。
何由见宁岁,解我忧思结。
峥嵘群山云,交会未断绝。
安得鞭雷公,滂沱洗吴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昏:昏暗。
- 赤如血:形容日色红得像血一样。
- 农事:农业生产活动。
- 兵戈:战争。
- 骚屑:纷乱不安。
- 巴人:指巴蜀地区的人民。
- 军须:军队的需求。
- 恸哭:痛哭。
- 厚土热:大地因干旱而发热。
- 沧江:泛指江河。
- 真宰:天意,天命。
- 罪一雪:罪过得到洗清。
- 谷根:庄稼的根部。
- 小苏息:稍微得到缓解。
- 沴气:灾祸之气。
- 宁岁:安宁的年岁。
- 忧思结:忧虑和思绪的纠结。
- 峥嵘:形容山势高耸险峻。
- 交会:指云层交汇。
- 鞭雷公:比喻驱使雷电,带来大雨。
- 滂沱:形容雨下得很大。
- 洗吴越:洗净吴越之地,指解除旱情。
翻译
春天干旱,天地昏暗,太阳的颜色红得像血一样。农业生产已经停止,战争的纷乱更加不安。巴蜀地区的人民因军队的需求而困苦,痛哭流涕,大地因干旱而发热。江河在夜晚下了雨,天意似乎洗清了罪过。庄稼的根部稍微得到了缓解,但灾祸之气终究没有完全消失。如何才能迎来安宁的年岁,解除我心中的忧虑和思绪的纠结?群山云雾缭绕,云层交汇未曾断绝。怎样才能驱使雷电,带来滂沱大雨,洗净吴越之地,解除旱情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旱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人民对雨水的渴望。杜甫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切的民生关怀,表达了对旱情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中“沧江夜来雨,真宰罪一雪”一句,既展现了自然界的恩赐,也隐含了对天意的期待。结尾的“安得鞭雷公,滂沱洗吴越”更是以豪迈的笔触,抒发了诗人对解除旱情、带来丰收的强烈愿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杜甫作为“诗史”的深刻社会关怀和卓越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