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出塞九首

· 杜甫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送徒:押送囚犯。
  • :长官。
  • 远戍:远赴边疆戍守。
  • :官员。
  • 怒嗔:愤怒和责骂。
  • 附书:捎带书信。
  • 六亲:泛指亲属。
  • 决绝:断绝关系。

翻译

押送囚犯的队伍中有着长官,远赴边疆戍守的士兵也有着自己的身份。他们决心向前,不顾生死,不需要官员的愤怒和责骂。在路上遇到认识的人,他们会托人捎带书信给自己的亲属。悲哀的是,这种决绝意味着与家人断绝了关系,不再共同承受苦难和辛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士兵们远赴边疆的艰辛和无奈。诗中,“生死向前去”一句,表达了士兵们面对生死的决心和勇气,而“不劳吏怒嗔”则揭示了他们对官员的不满和反抗。通过“附书与六亲”和“哀哉两决绝”,杜甫深刻地表达了士兵与家人分离的痛苦和无奈,展现了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深重苦难。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反映了杜甫对战争和士兵命运的深刻关注。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