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良家子:指出身清白、非奴隶或娼优家庭的子弟。
- 出师:指出征。
- 多门:多种途径,这里指多次出征。
- 将骄:将领骄傲自大。
- 益愁思:更加忧虑。
- 身贵:身份显贵。
- 不足论:不值得讨论,意指不重要。
- 跃马:骑马奔驰,比喻从军征战。
- 辜:辜负。
- 明主:贤明的君主。
- 坐见:眼睁睁地看着。
- 幽州骑:指安禄山的军队,安禄山曾任幽州节度使。
- 河洛:指黄河与洛水之间的地区,即中原地带。
- 昏:昏暗,这里指被占领。
- 间道:小路,秘密的道路。
- 归:回家。
- 故里:家乡。
- 但:只有。
- 空村:荒废的村庄。
- 恶名:坏名声。
- 幸:侥幸。
- 脱免:逃脱。
- 穷老:贫穷且年老。
- 无儿孙:没有后代。
翻译
我本是出身清白的子弟,多次出征征战。将领骄傲自大,我更加忧虑,身份显贵也不值得讨论。我骑马征战二十年,恐怕辜负了贤明君主的恩典。眼睁睁地看着安禄山的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中原地带。深夜我从小路秘密回家,却发现家乡只剩下荒废的村庄。侥幸逃脱了坏名声,但我已贫穷且年老,没有后代。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当时战乱和自身遭遇的深刻反思。诗中,“我本良家子”一句,表明了诗人的出身和清白的背景,而“出师亦多门”则揭示了他多次参与战争的经历。诗人的忧虑和无奈,通过“将骄益愁思”和“恐辜明主恩”等句表达得淋漓尽致。最后,诗人回到空无一人的家乡,感叹自己的孤独和无助,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展现了杜甫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