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方韶卿惠古意七篇久不得和五月二十六日将假馆宗阳桥稍有閒暇乃为次韵因寄讯彼中吴子善前辈

德孤谁愿高,气寒谁愿清。 斯文邹鲁来,壈坎劳其生。 岂无性命忧,艰难愈同情。 如何及门士,亦作胡越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德孤:德行高洁而孤独。
  • 气寒:气质清冷。
  • 斯文:指文化或文人。
  • 邹鲁:古代文化名地,指山东一带,此指文化传统。
  • 壈坎:坎坷不平。
  • 性命忧:对生命的忧虑。
  • 愈同情:更加同情。
  • 及门士:门下的学生或追随者。
  • 胡越声:指异族或异地的声音,比喻不同或异己。

翻译

谁愿意德行高洁而孤独,气质清冷而无人亲近? 这文化传统自邹鲁传来,人生路途坎坷,劳苦一生。 难道没有对生命的忧虑吗?在艰难中我们更加同情彼此。 为何连门下的学生,也发出异己的声音?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文化传承和个人境遇的感慨。诗中,“德孤”与“气寒”描绘了高洁却孤独的境遇,而“斯文邹鲁来”则强调了文化传统的厚重。通过“壈坎劳其生”和“性命忧”,作者抒发了对艰难生活的共鸣和对生命的忧虑。最后,对“及门士”发出“胡越声”的质疑,反映了作者对文化传承中异化现象的忧虑和不满。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文化传承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戴表元

戴表元

宋元间庆元奉化人,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七岁学古诗文,多奇语。宋咸淳七年进士,授建康府教授。元初,授徒卖文为生。成宗大德中,年已六十余,以荐起为信州教授,调婺州,以疾辞。为文清深雅洁,东南文章大家皆归之。有《剡源文集》。 ► 4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