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廷美待聘
文皇南面日,刘楚北游时。
抗疏三公府,高名四海知。
近臣推得士,公论果无私。
坐置昌平策,归寻后土祠。
仲容为侄好,王述岂人痴?
骥子难笼络,鹓雏足羽仪。
气纡商女怨,赋解洛神悲。
淮左辞攀桂,商颜罢茹芝。
长裾今已曳,好爵固应縻。
送子难为别,西门折柳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文皇:指元朝的皇帝。
- 南面: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天子诸侯见群臣,或卿大夫见僚属,皆南面而坐。后引申泛指帝王或大臣的统治为南面。
- 刘楚:人名,诗中的主角。
- 抗疏:上书直言。
- 三公府: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这里指高级官员的府邸。
- 近臣:指皇帝身边的亲近大臣。
- 得士:选拔贤才。
- 公论:公众的评论,公正的评论。
- 坐置:坐而论道,指讨论国家大事。
- 昌平策:指高明的策略或建议。
- 后土祠:古代祭祀土地神的祠庙。
- 仲容:人名,可能是刘楚的侄子。
- 王述:人名,诗中提到的另一个人物。
- 骥子:良马,比喻英才。
- 鹓雏:传说中与鸾凤同类的鸟,比喻有才望的年青人。
- 气纡:气息舒缓,这里指情感深沉。
- 商女怨:指商女(歌女)的哀怨。
- 赋解:赋诗抒怀。
- 洛神悲:指洛神(传说中的洛水女神)的悲伤。
- 淮左:地名,指淮河以东地区。
- 攀桂:比喻科举及第。
- 商颜:地名,商山之颜,指隐居之地。
- 茹芝:指隐居生活,芝为仙草,茹芝即食仙草,比喻隐居。
- 长裾:长衣的前后部分,这里指穿着官服。
- 好爵:高官厚禄。
- 固应縻:应当束缚,这里指应当受到重用。
- 西门折柳枝:古代送别时常折柳枝相赠,表示惜别之情。
翻译
在元朝皇帝坐北朝南统治的日子里,刘楚北游四方。他敢于直言上书给高级官员,其高名远扬四海皆知。皇帝身边的亲近大臣都推崇他能选拔贤才,公众的评论果然无私。他坐而论道,提出高明的策略,然后归去寻找祭祀土地神的祠庙。仲容作为侄子表现出色,王述难道是个愚笨的人吗?良马难以被笼络,有才望的年青人足以成为国家的羽仪。他的情感深沉,能抒发商女的哀怨,赋诗抒怀能解洛神的悲伤。在淮河以东地区,他不再追求科举及第,在商山之颜的隐居之地,他放弃了隐居生活。如今他已穿着官服,高官厚禄应当受到重用。送别你让我难以割舍,在西门折下柳枝表达惜别之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刘楚的才华与品德,以及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通过对他直言进谏、选拔贤才的描述,展现了他的正直与无私。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刘楚离别的不舍之情,通过折柳枝这一传统意象,深化了送别的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是对刘楚的赞美,也是对离别时刻的深情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