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蚊二首

· 卢琦
茉莉堂前月华吐,飞蚊扰扰晴雷怒。 深闺小玉焚椒兰,绣幕穿帘柳花度。 芙蓉夜卧银烛灭,绿纱如烟罩香雪。 潜身飞入罗扇风,耳畔营营宵不绝。 琼肌一咂雨梦回,玉腕斜批守宫血。 屋外寒蝉自清素,夜夜长吟饮花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茉莉堂:指种植茉莉花的庭院。
  • 月华:月光。
  • 飞蚊:飞舞的蚊子。
  • 扰扰:纷乱的样子。
  • 晴雷:晴天中的雷声,比喻蚊子的嗡嗡声。
  • 小玉:指年轻的女子。
  • 焚椒兰:点燃香料,椒兰是古代常用的香料。
  • 柳花度:柳絮飘过。
  • 芙蓉夜卧:指女子夜晚安睡。
  • 绿纱:绿色的纱帐。
  • 香雪:比喻女子的肌肤。
  • 罗扇风:罗扇轻摇产生的风。
  • 营营:形容蚊子飞舞的声音。
  • 琼肌:比喻女子白皙的肌肤。
  • 一咂:轻轻一咬。
  • 雨梦回:梦中醒来,如同被雨唤醒。
  • 玉腕斜批:手腕轻轻一挥。
  • 守宫血:指女子手腕上的血迹,守宫是古代对女子的美称。
  • 寒蝉:秋天的蝉。
  • 清素:清洁素雅。
  • 饮花露:指蝉吸食花露。

翻译

茉莉堂前的月光洒落,飞舞的蚊子嗡嗡作响,如同晴天中的雷声般震耳。深闺中的少女点燃了椒兰香料,绣幕穿帘间柳絮轻轻飘过。女子夜晚安睡,银烛已灭,绿色的纱帐如烟雾般笼罩着她如香雪般的肌肤。她悄悄地挥动罗扇,耳边蚊子的嗡嗡声不绝于耳。蚊子轻轻咬在女子白皙的肌肤上,她从梦中醒来,手腕轻轻一挥,留下了血迹。屋外的寒蝉自顾自地吟唱,夜夜吸食着花露。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夜中蚊子的扰人情景和深闺女子的生活状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月华”、“晴雷”、“焚椒兰”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通过对女子夜晚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女子对蚊子侵扰的无奈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比屋外寒蝉的清素与屋内女子的烦扰,加深了诗的意境,展现了秋夜的复杂情感。

卢琦

元惠州人,字希韩,号立斋。顺帝至正二年进士,授州录事,迁永春县尹,赈饥馑,止横敛,均赋役,讼息民安。十四年,农民军数万人来攻,被击退。改宁德县尹。历官漕司提举,以近臣荐,除知平阳州,未上卒。有《圭峰集》。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