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和马公振韵

马图莫怪出河迟,世事方如理乱丝。 莲叶有巢龟已老,竹花无实凤仍饥。 篱边艇子供垂钓,林下樵童许看棋。 苜蓿一盘三丈日,老妻晨起案齐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马图:指传说中的河图,古代认为河图是吉祥的预兆,但这里用“马图”比喻世事难料。
  • 理乱丝:比喻处理复杂纷乱的事物。
  • 莲叶有巢:指莲叶上的水珠,比喻隐居的生活。
  • 龟已老:比喻长寿,也暗示时间的流逝。
  • 竹花无实:比喻虚有其表,没有实际内容。
  • 凤仍饥:比喻贤才不得志。
  • 篱边艇子:指篱笆旁边的小船,象征隐逸生活。
  • 林下樵童:指在林中砍柴的少年,这里指隐居生活中的同伴。
  • 苜蓿:一种草本植物,常用来喂养牲畜,这里指简朴的食物。
  • 案齐眉:指妻子早起准备食物,表现出家庭的和谐与勤劳。

翻译

不要奇怪为何河图迟迟不出,世事正如理不清的乱丝。莲叶上的水珠如同隐居的巢穴,龟已老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竹花虽美却无果实,凤凰依然饥饿,比喻贤才不得志。篱笆旁的小船供我垂钓,林中的樵童可以观看下棋。苜蓿一盘,日长三丈,老妻清晨起来,食物已摆在桌上,齐眉共案,显示出家庭的和谐与勤劳。

赏析

这首诗以河图不出为引子,比喻世事复杂难解。通过莲叶、龟、竹花、凤凰等自然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诗中“篱边艇子”与“林下樵童”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而“苜蓿一盘”与“案齐眉”则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家庭和谐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感。

谢应芳

谢应芳

元明间常州府武进人,字子兰。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