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怀李白

梦断金鸡万里天,醉挥秃笔扫鸾笺。 锦袍日进酒一斗,采石江空月满船。 金马重门天似海,青山荒冢夜如年。 秪应风骨蛾眉妒,不作天仙作水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鸡:古代传说中的神鸡,后常用来象征光明和希望。
  • 秃笔:指笔尖磨损的笔,比喻诗人的创作。
  • 鸾笺:古代的一种精美纸张,常用于书写诗词。
  • 锦袍:华丽的衣服,这里指李白。
  • 金马重门:指皇宫或贵族的府邸,象征权贵之地。
  • 天似海:形容天空广阔无边。
  • 青山荒冢:指荒凉的墓地。
  • 秪应(zhī yīng):只是应该。
  • 风骨:指人的品格和气节。
  • 蛾眉:古代美女的代称,这里指美女。
  • 水仙:水中仙子,这里比喻李白。

翻译

梦醒时,金鸡的啼鸣划破万里长空,醉意中挥动磨损的笔在精美的纸上书写。 锦袍的李白日日饮酒一斗,采石矶的江面上空无一人,月光洒满船只。 皇宫的深门如同天海一般广阔,而青山下的荒冢在夜晚显得格外漫长。 只是因为他的风骨让美女嫉妒,他不做天上的仙人,而成为了水中的仙子。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李白醉后挥笔、月下独酌的情景,展现了李白超凡脱俗的气质和豪放不羁的性格。诗中“金鸡”、“秃笔”、“鸾笺”等意象生动,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后两句通过对“金马重门”与“青山荒冢”的对比,突显了李白不慕权贵、追求自由的精神。结尾的“风骨蛾眉妒,不作天仙作水仙”更是以一种浪漫的笔触,赞美了李白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

萨都剌

萨都剌

萨都剌,字天锡,别号直斋。本答失蛮氏,祖父以勋留镇云代,遂为雁门人。「萨都剌」者,犹汉言「济善」也。弱冠登泰定丁卯进士第,应奉翰林文字。出为燕南经历,擢御史于南台。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历闽海廉访司知事,进河北廉访经历。尚书干文传序其诗曰:天锡陟官闽宪幕,往还吴中,出所作《雁门集》见示。其豪放若天风海涛,鱼龙出没。险劲如泰、华、云门,苍翠孤耸。其刚健清丽,则如淮阴出师,百战不折,而洛神凌波,春花霁月之㛹娟也。明成化间,吴人张习企翱书其刻集后曰:「元诗之盛,倡自遗山,而赵子昂、袁伯长辈附和之。继而虞、杨、范、揭者出,号为大家。间有奇才天授,开阖变怪,莫可测度,以骇人之视听者。初则贯云石、冯子振、陈刚中,后则杨廉夫,而萨天锡亦其人也。观天锡《燕姬曲》、《过嘉兴》、《织锦图》等篇,婉而丽,切而畅,虽云石、廉夫莫能道。他如《赠刘云江》、《越台怀古》、《题烂柯山》、《石桥》诸律,又和雅典重,置诸松雪、道园之间,孰可疑异。」要而论之,有元之兴,西北子弟,尽为横经。涵养既深,异才并出。云石海涯、马伯庸以绮丽清新之派振起于前,而天锡继之,清而不佻,丽而不缛,真能于袁、赵、虞、杨之外,别开生面者也。于是雅正卿、达兼善、乃易之、余廷心诸人,各逞才华,标奇竞秀。亦可谓极一时之盛者欤!(徐兴公曰:《萨天锡集》,成化乙巳兖州守关中赵兰刻于郡斋。得之仁和沈文进家藏旧本。弘治癸亥,东昌守雁门李举又刻之。今二本互有异同,并传于世。一题曰《雁门集》,一题曰《萨天锡集》云。然《雁门集》所载如《车簇簇行》一首,《元文类》作马祖常,今见祖常《石田集》中。《凌波曲》一首,《元音》作无名氏。《乾坤清气》作李溉之,《舞姬脱鞋吟》,欧阳元功有和李溉之韵,当不误也。又如《明日城东看杏花》一首,见虞伯生《在朝稿》,《岁云暮矣》三章,二本并载。而偶武孟《乾坤清气》作张仲举,武孟,元末人,必有所见。今悉为改正。他如《次韵送虞先生入蜀》一首,亦见《石田集》,而诸选本俱作天锡。《山中怀友》及《和吴赞府斋中十咏》见黄晋卿集。而胡元瑞《诗薮》所称天锡诗有:「故庐南雪下,短褐北风前」之句。徐兴公序亦引及此语,似各有所据,未可尽以为误也。至如卢希韩之半摭萨集,出于后人掇拾之馀,所当亟为改正。《凌波曲》、《鹤骨笛》之误入龙子高,此在《元音》本属无名氏。而潘曹选本失于考较,牵连而误及之耳。按钱牧斋《列朝诗集》称庆元方氏盛时,招延天下文士。天锡与林彬、朱右辈,皆往依焉。今其集中并无浙东往还之作,又干寿道《雁门集序》谓有七言律《巧题》百首,今亦不存。乃知昔人卷帙散逸已多,补缀蒐罗,更有混淆错出之弊,故略因所见而釐正之。 ► 7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