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毛庐

· 戴良
倦游去朝市,委怀在田园。 既悟执戟疲,益知荷蓧贤。 夙晨饭牛出,夕曛负耒还。 春作固云力,秋敛未盈廛。 求赢岂其愿,拙业乃所安。 不见龟上毛,成毡亦良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龟毛:比喻极其微小、难以得到的东西。
  • :简陋的小屋。
  • 倦游:疲倦于游历。
  • 朝市:朝廷和市场,指繁华喧嚣的地方。
  • 委怀:寄托心意。
  • 执戟:手持长戟,指武士或官员的职责。
  • 荷蓧:荷,背负;蓧,古代的一种农具。荷蓧指从事农耕。
  • 饭牛:喂牛。
  • 夕曛:傍晚的阳光。
  • 负耒:耒,古代的一种农具;负耒指背着农具。
  • 春作:春天的农事。
  • 秋敛:秋天的收获。
  • 盈廛:廛,古代指平民的住宅;盈廛指家里充满粮食。
  • 求赢:追求盈余。
  • 拙业:笨拙的工作,指农耕。

翻译

疲倦于游历繁华的朝市,我将心意寄托于田园。 既已领悟执戟的疲惫,更知荷蓧的贤能。 清晨喂牛出门,傍晚背着农具归来。 春耕固然辛苦,秋收却未满仓。 追求盈余非我所愿,农耕虽拙却心安。 不见那龟毛之微,成毡亦难上加难。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通过对比执戟的疲惫与荷蓧的贤能,诗人赞美了农耕生活的朴实与安宁。诗中的“龟毛”比喻了微小而难以得到的东西,暗示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珍视和对复杂世界的疏离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心境。

戴良

戴良

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3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