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则天如师子林

万竹阴阴师子林,苍霏如雪不厌深。影当初阳鸾凤舞,响作平地蛟龙吟。 契机元非击后悟,乘凉已在栽时寻。行鞭土酥虽诘屈,沛润法雨尤阴森。 笋时不传餐玉法,定起每听贯珠音。那知阎浮有六月?只缘毗耶无二心。 眼光固已烁天地,王度政尔式玉金。老矣蒲鞋尚堪织,贫岂藜羹长乏斟? 养威窟中善自爱,解铃颔下知谁任?扰扰尘劳竟何以?便应于此投华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惟则:只有。
  • 师子林:指佛教中的狮子林,象征佛法。
  • 苍霏:苍翠的雾气。
  • 初阳:初升的太阳。
  • 鸾凤舞:比喻美好的景象。
  • 蛟龙吟:比喻深沉的声音。
  • 契机:指事物发展的关键。
  • 击后悟:通过打击后领悟。
  • 乘凉:在此比喻寻求心灵的慰藉。
  • 栽时寻:在种植时就寻找。
  • 行鞭土酥:形容土地肥沃。
  • 诘屈:曲折。
  • 沛润法雨:比喻佛法的滋润。
  • 阴森:形容气氛阴冷。
  • 笋时:竹笋生长的时候。
  • 餐玉法:比喻高洁的生活方式。
  • 定起:禅定后起身。
  • 贯珠音:比喻声音悦耳。
  • 阎浮:佛教中的世界。
  • 毗耶:佛教中的地方,此处指心无二念。
  • 王度:指君王的德行。
  • 式玉金:比喻德行高尚。
  • 蒲鞋:用蒲草编织的鞋。
  • 藜羹:用藜草煮的汤,指简单的食物。
  • 养威窟中:在隐居中培养威严。
  • 解铃颔下:比喻解决问题。
  • 扰扰尘劳:纷扰的世俗事务。
  • 投华簪:抛弃世俗的装饰,指出家。

翻译

只有佛法如同狮子林般深邃,万竹阴阴,苍翠的雾气如同雪一般深邃。竹影在初升的太阳下如同鸾凤舞动,声音则如蛟龙深沉的吟唱。

事物发展的关键并非通过打击后领悟,而是在种植时就寻找心灵的慰藉。土地肥沃,曲折多姿,佛法的滋润如同沛雨,气氛阴冷而深邃。

竹笋生长时不传高洁的生活方式,禅定后起身每听悦耳的声音。哪知世界中有六月,只因心中无二念。

眼光已经照亮天地,君王的德行如同玉金般高尚。虽然年老,蒲鞋尚能编织,贫穷岂能长缺简单的食物?

在隐居中培养威严,自我爱护,解决问题则知谁来承担。纷扰的世俗事务究竟有何意义?应在此刻抛弃世俗的装饰,出家修行。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狮子林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万竹阴阴”、“影当初阳鸾凤舞”等,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佛法的深邃与美好。同时,通过对“扰扰尘劳”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清净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元代诗歌的特点。

郑元祐

元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