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母张安人挽辞

延陵陈母具柔慈,训子成名鬓亦丝。 楼护起家元自蚤,冯勤补衮不嫌迟。 旨甘每却熬波味,燕飨长怀剪发思。 未拜恩封先已没,后来阡表有馀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延陵:地名,今江苏常州一带。
  • 鬓亦丝:指鬓发如丝,形容年老。
  • 楼护:古代传说中的仙人,这里比喻陈母的儿子。
  • 冯勤:古代贤臣,这里比喻陈母的儿子。
  • 补衮:指补救国家的缺失,比喻辅佐君主。
  • 旨甘:美味的食物。
  • 熬波:指煮盐,这里比喻辛苦劳作。
  • 燕飨:宴请,宴会。
  • 剪发思:剪发为誓,表示决心。
  • 阡表:墓碑。
  • 馀悲:余下的悲伤。

翻译

延陵的陈母以温柔慈爱著称,她教导儿子成才,自己的鬓发也已斑白。 她的儿子如同早年的楼护一样起家,又像冯勤那样不嫌迟地辅佐君主。 她常常拒绝享受美味,怀念着那些辛苦劳作的日子,宴会上总是怀念着剪发为誓的决心。 她还未等到朝廷的封赏就已去世,后人立碑纪念她,心中充满了悲伤。

赏析

这首挽辞表达了对陈母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诗中,陈母的形象被描绘得既温柔又坚强,她不仅以慈爱教导儿子成才,还以自己的行为影响着儿子,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诗中通过对陈母生平的简述,展现了她的高尚品质和无私奉献,以及她对家庭和社会的深远影响。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对陈母未得封赏而逝的遗憾,以及对她一生的哀思和敬仰。

郑元祐

元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