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夷僧写兰卷

老禅昔从日本来,足踏万里鲸波开。金仙所居太霞上,五色芝草为楼台。 国香中有兰与蕙,成丛托根在蓬莱。老禅一见契幽独,叶叶茎茎在心目。 砚坳盛得楚芳魂,九畹春风种华玉。紫鳌背开龙伯宫,千柱结搆神施工。 妙高台上醉挥墨,光云闪映珊瑚红。贤王分茅甸南服,万马屯云夜如簇。 独延老师至王宫,霜毵毫蘸松煤绿。为书蛟龙古奇字,喷雾拿云看不足。 老禅担簦东入吴,白虹夜腾西太湖。飞墨何分醉和醒?高天顷刻青模糊。 横挥直抹恣图写,太虚空里无精粗。诸方非无大床坐,合让主席候挥鈇。 只缘自有宝玉刹,千层楼阁金银铺。人间腥腐蜗一壳,蠛蠓聚散真斯须。 定追他日议天统,大沛法雨滋焦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老禅:指年老的僧人。
  • 足踏万里鲸波开:形容老僧人从日本远渡重洋来到中国。
  • 金仙:指神仙。
  • 太霞:指天空中的霞光,比喻神仙居所。
  • 五色芝草:指五彩斑斓的灵芝,象征仙境。
  • 蓬莱:传说中的仙山。
  • 幽独:幽静孤独。
  • 砚坳:砚台的凹处。
  • 楚芳魂:指兰花的香气,楚地以产兰著称。
  • 九畹:古代计量单位,一畹等于三十亩,九畹形容面积广大。
  • 华玉:指美丽的玉石,比喻兰花。
  • 紫鳌背开龙伯宫:紫鳌背上的龙伯宫,形容宫殿的壮丽。
  • 结搆:结构。
  • 妙高台:高耸入云的台阁。
  • 光云闪映珊瑚红:形容书法作品光彩夺目,如同珊瑚一般红艳。
  • 甸南服:指王国的南部地区。
  • 霜毵毫蘸松煤绿:形容毛笔蘸墨,墨色如松烟般深绿。
  • 蛟龙古奇字:形容书法字体古朴奇特,如蛟龙般有力。
  • 喷雾拿云:形容书法气势磅礴,如云雾缭绕。
  • 担簦:背着伞。
  • 白虹夜腾西太湖:形容老僧人书法的气势如白虹贯日,夜中腾跃于西太湖之上。
  • 横挥直抹:形容书法的笔势。
  • 太虚空里无精粗:形容书法在空中挥洒自如,不分精细与粗糙。
  • 诸方:各方。
  • 大床坐:指高僧的座位。
  • 合让主席候挥鈇:应当让位给主持挥毫的高僧。
  • 宝玉刹:指珍贵的佛寺。
  • 金银铺:形容佛寺的华丽。
  • 腥腐蜗一壳:比喻人间的污秽。
  • 蠛蠓聚散真斯须:形容人世间的聚散无常。
  • 定追他日议天统:决定将来讨论天命。
  • 大沛法雨滋焦枯:比喻佛法如甘霖滋润干枯的心灵。

翻译

老僧人曾从日本远渡重洋而来,足迹踏遍万里波涛。他居住在神仙般的太霞之上,五彩的灵芝如同楼台。国中香草中有兰花与蕙草,它们成群扎根在仙山蓬莱。老僧人一见便与这些幽静孤独的植物心灵相契,叶叶茎茎都铭记在心。他用砚台的凹处盛装楚地的芳香,春风中九畹之地种植着如玉般美丽的兰花。紫鳌背上的龙伯宫壮丽非凡,千柱结构显神工。在妙高台上醉意中挥毫,书法光彩如同珊瑚般红艳。贤王治理的南部地区,万马屯云,夜晚如同星辰密集。贤王独请老僧人至王宫,用霜般细长的毛笔蘸取松烟般深绿的墨水。书写出如蛟龙般古朴奇特的字体,气势磅礴如云雾缭绕,令人赞叹不已。老僧人背着伞东行至吴地,书法气势如白虹贯日,夜中腾跃于西太湖之上。他的书法不分清醒与醉意,天空顷刻间变得青色模糊。横挥直抹,恣意图写,在空中挥洒自如,不分精细与粗糙。各方虽有高僧的座位,但应让位给主持挥毫的高僧。只因他拥有珍贵的佛寺,千层楼阁如同金银铺就。人间如同腥腐的蜗牛壳,聚散无常如同蠛蠓。决定将来讨论天命,佛法如甘霖滋润干枯的心灵。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从日本远渡而来的老僧人,他不仅精通书法,而且对兰花有着深厚的情感。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老僧人的超凡脱俗和书法的神奇魅力。老僧人的书法被形容为如蛟龙般有力,如云雾缭绕,光彩夺目,展现了其书法艺术的非凡造诣。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佛法滋润人心的赞美,以及对人间无常的深刻认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艺术和精神追求的崇高赞美。

郑元祐

元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