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牙齿豁来久,老气尚横秋。买得归耕黄犊,儿辈幸无愁。相近六龙城下,只在三家村里,结屋小如舟。倚树览山色,且免赋登楼。 看官爵,都不似,醉乡侯。里翁闲话,便同学士坐瀛洲。寄语东吴朋友,乘兴能来滆浦,舣棹听渔讴。无酒不须虑,解我破貂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huō):脱落。
  • 横秋:形容人的气概豪迈,超越秋天的景色。
  • 黄犊:小黄牛,这里指耕牛。
  • 六龙城: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三家村:形容人烟稀少的小村落。
  • 结屋:建造房屋。
  • 赋登楼:指作诗登高。
  • 醉乡侯:指醉酒后无忧无虑的状态。
  • 里翁:村中的老人。
  • 瀛洲:神话中的仙境。
  • 滆浦: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舣棹 (yǐ zhào):停船靠岸。
  • 渔讴:渔歌。
  • 貂裘:貂皮大衣,这里指珍贵的衣物。

翻译

我的牙齿脱落已久,但老去的我气概依旧豪迈如秋。买了一头小黄牛准备归耕,幸好孩子们没有忧愁。靠近六龙城下,只在人烟稀少的三家村里,建了一间小屋,小得像一叶扁舟。我倚靠着树,欣赏着山色,暂且免去了登楼赋诗的兴致。

看那些官爵,都不如我这醉乡侯来得自在。村中的老人闲聊,我便如同学士坐在仙境瀛洲一般。寄语东吴的朋友们,如果乘兴能来滆浦,停船靠岸听听渔歌。没有酒也不必忧虑,我可以解下我的貂皮大衣来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谢应芳晚年归隐田园的宁静与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诗中,“牙齿豁来久,老气尚横秋”展现了作者虽老犹壮的精神风貌。通过对比官爵与“醉乡侯”,强调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结尾的“无酒不须虑,解我破貂裘”则体现了作者随遇而安、豁达乐观的性格。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哲学。

谢应芳

谢应芳

元明间常州府武进人,字子兰。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