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钟伯纪游溪南山
一春苦昏垫,今晨收宿霏。
因忆谢公语,出游娱清辉。
溪流深可厉,草露泫未晞。
林木相映蔚,时禽递鸣悲。
佛庐已高据,鸟道方仰窥。
危峰枕楼阁,细竹拥阶基。
窈窕趋南征,徘徊款东扉。
倚阑眺悬瀑,企槛引松枝。
地僻虑自澹,身閒意无违。
此理谁识察,悟心惟朋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昏垫(hūn diàn):指长时间的阴雨天气。
- 宿霏(sù fēi):指久雨后的晴朗天气。
- 谢公:指谢灵运,东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以山水诗著称。
- 深可厉:形容溪水深而清澈。
- 泫未晞(xuàn wèi xī):形容露水未干。
- 相映蔚:相互映衬,显得茂盛。
- 递鸣悲:轮流鸣叫,声音中带有悲伤。
- 高据:高高地占据。
- 仰窥:抬头观看。
- 危峰:高耸的山峰。
- 细竹拥阶基:细小的竹子围绕着台阶的基座。
- 窈窕(yǎo tiǎo):形容深远曲折。
- 趋南征:向南行进。
- 徘徊款东扉:在东边的门前徘徊。
- 悬瀑:悬挂的瀑布。
- 企槛(qǐ jiàn):站在门槛上。
- 引松枝:拉着松树的枝条。
- 虑自澹(lǜ zì dàn):思绪自然平静。
- 意无违:心意没有违背。
- 朋知:朋友,知己。
翻译
整个春天都在忍受着连绵的阴雨,今天早晨终于迎来了久违的晴朗。因此想起了谢灵运的话,决定出游享受这清新的光辉。溪水深邃而清澈,草上的露水还未干。林木相互映衬,显得郁郁葱葱,不时传来禽鸟的悲鸣。佛寺已经高高地占据了山头,而陡峭的山路则需要抬头仰望。高耸的山峰紧挨着楼阁,细小的竹子围绕着台阶的基座。我们向南行进,曲折地前行,又在东边的门前徘徊。倚着栏杆眺望悬挂的瀑布,站在门槛上拉着松树的枝条。在这偏僻的地方,思绪自然平静,心意没有违背。这种感受谁能理解,只有朋友和知己才能领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雨后出游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深溪、露草、林木、禽鸟等,构建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同时,诗人通过对谢公语的回忆,表达了对古人山水情怀的共鸣。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种超然心境的珍视,认为只有知己才能理解这种深藏于自然之中的心灵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