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兰溪东峰亭
昔余驻兰阴,颇得溪山趣。日上东峰亭,遥望水东注。
别去曾几何?重来已迟暮。一时同游者,大半发垂素。
亦或卧空坟,翳彼梅花树。因之念所思,倚阑聊四顾。
安知游目时,翻是伤心处。咄兹露电身,谁似金石固?
此生总满百,会合能几度。独有溪上山,年年只如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兰阴:指兰溪的北岸。
- 东峰亭:亭名,位于兰溪东峰之上。
- 水东注:指水向东流去。
- 迟暮:比喻晚年。
- 发垂素:头发变白。
- 卧空坟:指已故之人。
- 翳彼梅花树:翳,遮蔽;彼,那;梅花树,指墓地旁的梅花树。
- 露电身:比喻生命短暂如露水、电光。
- 金石固:比喻坚固不朽。
- 会合能几度:指人生中能有多少次相聚。
翻译
昔日我停留在兰溪的北岸,深深地感受到了山水之间的乐趣。太阳升起时,我登上东峰亭,远远地望着水流向东。离别之后,又过了多久呢?当我再次回来,已经是晚年。当时一同游玩的人,大部分头发都已经白了。有些人已经长眠在空坟之中,被那梅花树所遮蔽。因此我想起了我所思念的人,倚着栏杆四处张望。谁知道当我放眼远望时,却成了伤心之处。哎,这短暂如露水、电光的生命,谁能像金石那样坚固不朽呢?这一生总共不过百年,我们能有多少次相聚呢?只有溪边的山,年年都依旧如故。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回忆往昔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日上东峰亭,遥望水东注”描绘了昔日的美好时光,而“重来已迟暮”则突显了时光的无情。后文通过对同游者现状的描述,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慨。最后,诗人以“溪上山”年年如故来对比人生的短暂和变化,抒发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对自然永恒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