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贞居张儒仙

露冷玄洲草木疏,砚泉分得涧循除。 钩题石记脩人表,笔削山经作志书。 丹鼎晓温松节酒,茗瓯春点菊苗菹。 残骸若有登真分,亦欲西游候羽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玄洲:神话中的地名,这里指隐居之地。
  • 砚泉:指泉水清澈,适合用来磨墨。
  • 循除:沿着台阶。
  • 钩题:指题写文字。
  • 脩人表:指修撰人物传记。
  • 笔削:指修改、删削。
  • 山经:指山志,记载山川地理的书籍。
  • 志书:记载地方历史、地理、风俗等的书籍。
  • 丹鼎:炼丹的器具。
  • 松节酒:用松节酿制的酒。
  • 茗瓯:茶杯。
  • 菊苗菹:用菊花嫩苗腌制的菜。
  • 登真:指成仙。
  • 羽车:神仙所乘的车。

翻译

露水冷冷,玄洲的草木稀疏,泉水清澈,沿着台阶分流。 在石头上题写文字,修撰人物传记,删削山志,编写志书。 丹鼎中早晨温热着松节酒,春日里茶杯中点着菊花嫩苗腌制的菜。 如果我这残破的身躯有成仙的缘分,也想要西游去等候神仙的羽车。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隐居山林的儒者的生活场景,通过“露冷玄洲”、“砚泉分得”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氛围。诗中“钩题石记”、“笔削山经”展现了儒者对学问的追求和整理文献的辛勤。后两句则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升华的情怀。

郑元祐

元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