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三十二韵赠友

· 戴良
暮云凝黯黮,晓雪堕纵横。 骋巧穿窗牖,乘危集栋甍。 挟风潜作党,杂霰暗分声。 缀柳如欺弱,萦梅似妒清。 银盘浮石出,缟带逐车成。 增势初堆岳,含光复洒瀛。 即卑犹避污,飘急未忘争。 细度歌帷远,斜侵舞袖轻。 试深筇屡掷,验密手频擎。 裹树形披介,摧篁韵啸笙。 堞遥迷睥睨,岸断接坳泓。 罅隙仍仍掩,高低故故平。 陵铺看象斗,庭积羡猊狞。 林寒催雀聚,檐白误鸡鸣。 浪走儿应喜,狂号犬自惊。 照曜连金阙,微茫混玉京。 乌轮埋欲没,鳌极压将倾。 献岁先期见,丰祥此日呈。 及时消疠疫,润物达萌生。 列贺喧朝贵,腾欢沸野氓。 第嫌灾困约,仍讶助骄盈。 冷艳凌回骑,寒光媚饮觥。 风流梁苑宴,悽恻灞桥行。 亦有离乡客,远居边海城。 底穿嗟履屣,路断叹门闳。 孰动乘舟兴,谁怜卧寝情。 映书空旧习,授简岂前荣。 倚望劳晨策,吟哦费夜檠。 枉烦歌玉树,宁许媲璇英。 刻画移群象,搜罗惫五兵。 身孤惭待伴,思沮诧羞明。 聊示轻微体,殷勤比赠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黯黮 (àn dǎn):昏暗不明。
  • (méng):屋脊。
  • (xiàn):小冰粒,通常于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
  • 缟带 (gǎo dài):白色的带子,比喻雪。
  • (yíng):大海。
  • 睥睨 (pì nì):斜视,有厌恶或傲慢之意。
  • 坳泓 (ào hóng):低洼的水坑。
  • 猊狞 (ní níng):狮子。
  • (qíng):灯架,也指灯。

翻译

傍晚的云凝结成昏暗,清晨的雪纷纷扬扬地落下。它们巧妙地穿过窗户,高高地聚集在屋脊上。伴随着风悄悄地结成一伙,暗中分发出声音。它们轻巧地附着在柳树上,仿佛在欺负它们的柔弱;缠绕在梅花上,似乎在嫉妒它们的清高。银色的盘子浮出水面,白色的带子随着车辆形成。雪势初起时像山岳一样堆积,含着光再次洒向大海。即使在低矮的地方也避免污染,飘扬急促,未曾忘记争斗。它们细密地穿过歌声的帷幔,斜斜地侵入舞者的袖子。用竹杖试探深度,频繁地用手捧起以验证它们的密集。它们包裹着树,形状像披着甲胄,摧毁竹林,发出笙般的声响。城墙远眺,模糊不清,岸边断裂,与洼地相连。裂缝和间隙仍然被掩盖,高低不平的地方故意被平整。在陵墓上铺开,观察星象,庭院中积雪,羡慕狮子的威猛。林中寒冷,促使鸟儿聚集,屋檐变白,误以为鸡鸣。孩子们应该喜欢四处奔跑,疯狂的吠叫让狗自己惊慌。阳光照耀,与金色的宫阙相连,微茫中混杂着玉京。太阳被埋没,鳌鱼极力压下,即将倾覆。新年即将到来,这一天呈现出丰盛的吉祥。及时消除疾病和疫病,滋润万物,促进生长。朝中的贵族们喧哗庆祝,田野的百姓欢腾。但仍有灾难和困苦,仍然惊讶于助长骄傲和盈余。寒冷的艳丽凌驾于回旋的骑兵之上,寒冷的光芒诱惑着饮酒的杯盏。风流的梁苑宴会,凄凉的灞桥行。也有离乡背井的客人,远居在边海的城市。底部的穿孔让人叹息,道路的断裂让人感叹。谁会激发乘船的兴致,谁会怜悯卧床的情感。映照书本,空留旧习,授予简牍,岂是前荣。倚望劳心,晨策吟哦,夜灯费神。枉然烦扰歌玉树,宁许媲美璇英。刻画迁移群象,搜罗疲惫五兵。身孤惭愧等待伴侣,思绪沮丧,羞于明亮。聊示轻微体,殷勤比作赠琼。

赏析

这首作品以雪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雪的美丽与力量。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将雪比作银盘、缟带,将雪的飘落形容为“骋巧穿窗牖”,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雪的轻盈与灵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雪的敬畏之情,如“罅隙仍仍掩,高低故故平”表达了雪对自然界的改变与重塑。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雪的自然之美,也寄寓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

戴良

戴良

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3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