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雁宾:指大雁南飞,因大雁是候鸟,常被用来比喻客人。
- 地北天南:形容大雁迁徙的距离非常遥远。
- 惊寒:因寒冷而惊醒,这里指大雁因天气变冷而开始迁徙。
- 边城:边疆的城市。
- 沙漠:广阔的沙地,这里指北方荒凉之地。
- 湘江:中国南方的一条重要河流,这里代表温暖的南方。
- 社后春:社日之后的春天,社日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通常在春分前后。
- 水宿云飞:形容大雁在水边栖息,云中飞翔的景象。
- 风嘹月唶:风声嘹亮,月光皎洁,形容夜晚的宁静与美好。
- 荒汀断渚:荒凉的水边和断续的小洲。
- 芦花:芦苇的花,这里指芦苇丛生的地方,大雁常在此栖息。
翻译
大雁从地北飞到天南,身躯虽远万里,昨夜因寒冷惊醒,飞过了边疆的城池。暂时随着沙漠的秋梦南迁,留在了湘江社日之后的春天。在水边栖息,云中飞翔,我们都是过客,风声嘹亮,月光皎洁,自然相亲。荒凉的水边,断续的小洲,是每年必经之路,应该认得那芦花,作为我们的主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大雁南迁的景象,通过“地北天南”、“惊寒”、“沙漠”、“湘江”等词语,生动地展现了大雁迁徙的艰辛与季节的变迁。诗中“水宿云飞”、“风嘹月唳”等句,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大雁的生活习性和夜晚的宁静美景。结尾的“荒汀断渚”、“芦花”则寓意着大雁对栖息地的熟悉与归属感,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环境的深刻认识和对生命旅程的感慨。
谢宗可
宗可字□□,金陵人。有咏物诗百篇传于世。汪泽民题其卷,以为绮靡而不伤于华,平淡而不流于俗。大抵元人咏物,颇尚纤巧,而宗可尤以见长。今择其雅练者录之。其他句法,多可存者,如咏《纸衾》云:「松床夜暖云生席,蕙帐香融雪满身。」《梅梦》云:「暖入罗浮春困早,香迷姑射晓醒迟。」《笔阵》云:「怒卷龙蛇云雾泣,长驱风雨鬼神惊。」《莺梭》云:「柳堤暗卷丝千尺,花坞横抛锦万机。」《鹭羽扇》云:「暑退沙头千点雪,凉生顶上几丝风。」《螳螂簪》云:「鬓雪冷侵霜斧落,发云寒压翠裳空。」《螺壳酒杯》云:「尊中绿照珠光润,掌上春擎海气多。」《网巾》云:「筛影细分云缕滑,棋文斜界雪丝乾。」《琉璃帘》云:「净练悬风晴未落,明河接地晓难收。《水灯》云:「珠浮赤水光犹湿,火浴丹池夜未乾。」《霜花》云:「有艳淡妆宫瓦晓,无香寒压板桥秋。」《纸鸢》云:「半纸飞腾元在己,一丝高下岂随人。」《蟠梅》云:「风霜气势从千折,铁石心肠亦九回。」《砚冰》云:「一泓晓色玄霜重,半夜天风黑水乾。」《尘世》云:「微步缓随罗袜起,清歌飞绕画梁空。」《醒酒石》云:「苍骨冷侵酣枕梦,苔痕清逼醉乡春。」《梅杖》云:「江路策云香在手,溪桥挑月影随人。」《雪煎茶》云:「月团影落银河水,云脚香融玉树春。」《问梅》云:「钟残角断愁多少,月落参横梦有无。」《莼线》云:「冰縠冷缠青缕滑,翠钿细缀玉丝香。」类皆婉秀有思致也。
► 106篇诗文
谢宗可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九月初作四首 》 —— [ 宋 ] 陆游
- 《 九月赴郡燕旄节适至 》 —— [ 宋 ] 姜特立
- 《 怀寄彭城朋好十首寇三 》 —— [ 宋 ] 贺铸
- 《 秋末江上望 》 —— [ 五代十国 ] 贯休
- 《 暮秋舟次南皮故人太末赵宗鲁以别驾经略河渠邀集行馆话旧并命小奚拨阮放歌酣畅达曙即席赋赠二章 》 —— [ 明 ] 胡应麟
- 《 秋杪徐琶洲谭耿章梁止山韩纬五过寺值予远游留诗于壁归而和之 》 —— [ 明 ] 成鹫
- 《 暮秋江上逢端州朱使君诗以申饯 》 —— [ 宋 ] 祖无择
- 《 留示吼万吼万期以九月至雷峰 》 —— [ 明 ] 释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