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坐隐辞
快马疾驰,不如徒步。多金善贾,不如躬耕。日食八珍,不如强饭。
封侯万里,不如还乡。我观古来丈夫子,何用桑弧蓬矢射四方。
苏秦生为六印役,主父死愿五鼎烹。不如诸葛草间谈管乐,陶潜醉里傲羲皇。
南面之尊何如于据梧之贱,环辙之智无预于荷蓧之狂。
高冈峻谷久亦变,青天白日昼夜行茫茫。胡为忧愁浪自苦,百年齿发谁得长坚强。
不如掩关扫迹成坐隐,清斋永日一炉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坐隐:指隐居不问世事。
- 八珍:指极为珍贵的食物,泛指美味佳肴。
- 强饭:努力吃饭,指保持身体健康。
- 桑弧蓬矢:古代男子出生时,用桑木做弓,蓬草为箭,象征男子应有远大志向。
- 六印役:指苏秦佩戴六国相印,成为六国的宰相。
- 五鼎烹:古代贵族用五鼎来烹饪食物,表示富贵。
- 诸葛:指诸葛亮。
- 管乐:指管仲和乐毅,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 陶潜:东晋时期的著名隐逸诗人。
- 羲皇:指伏羲,古代传说中的帝王。
- 南面之尊:指君王的尊贵地位。
- 据梧之贱:指隐居的清贫生活。
- 环辙之智:指周游列国的智者。
- 荷蓧之狂:指隐居山林的狂放不羁。
- 掩关扫迹:指隐居不出,不问世事。
- 清斋永日:指清静的斋戒日子。
翻译
骑着快马疾驰,不如步行自在。拥有许多金钱和善于经商,不如亲自耕种。每天享用珍贵的食物,不如努力保持健康。封侯在万里之外,不如回到家乡。我看自古以来有志之士,何必用桑木做的弓和蓬草做的箭去追求四方。苏秦活着时被六国的相印所束缚,主父死后希望被用五鼎烹煮。不如诸葛亮在草庐中谈论管仲和乐毅,陶潜在醉酒中傲视伏羲。南面君王的尊贵怎么比得上隐居的清贫,周游列国的智者与隐居山林的狂放不羁无关。高山深谷最终也会变化,青天白日昼夜不停。为什么要忧愁自找苦吃,百年之后谁的牙齿和头发还能保持坚强。不如关上门隐居,整天焚香静坐。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通过对比快马与徒步、多金与躬耕、八珍与强饭、封侯与还乡等,强调了内心的满足和精神的自由远比物质享受和世俗地位更为重要。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和典故,如苏秦、主父、诸葛亮、陶潜等,都体现了作者对不同生活态度的评价和选择。最后,作者以掩关扫迹、清斋永日的隐居生活为理想,表达了对纷扰世界的厌倦和对清静生活的渴望。